据11月7日《青岛财经日报》报道,2007中国(大陆)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揭晓,排名依次是:杭州、沈阳、宁波、青岛、台州、珠海、中山、上海、北京、成都。此次评选在269个地级市中筛选出35个,经300余万人用多种方式投票后产生。
在一个所谓“榜单主义”时代,坊间对于形形色色的排名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甚至接近麻木。尤其是所谓的“幸福感”,因其是一个主观成分很强的命题,因而所谓的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显然不是一个具有普适意义的答案。
这一榜单的意义并不在于给出一个正确的排名,而在于通过这种排名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来检视城市幸福感这个“木桶”的最短板,从而反思如何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和制度设计,化解公众所质疑的诸如堵车、空气污染、房价过高等“大城市病”,提高社会福利,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把更多的城市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所谓城市“幸福感”,应该是个人“幸福感”的总和。因此,一个城市的“幸福感”应该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城市精神等多维空间的齐头并进和相互保障与依托,而不能割裂开来解读。一个城市的居民的生活是否有质量、是否具有“幸福感”,既取决于个人收入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安全感和舒适度体验,还取决于来自社会和他人的给予。比如,当地GDP的增长以及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公共福利的提高;比如,社会各个阶层能否相互融合,贫富差距有多大;比如,社会的诚信状况等。
经济学领域有个经典“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因此,我们应该透过城市“幸福感”报告以及排名,自觉检视每个城市“幸福感”这只“木桶”上的那块最短板。比如,贫富分化、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比如,对弱势群体的歧视;比如,一些百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等等……这些,都是蚕食甚至吞噬整个城市“幸福感”的黑洞。如果我们长期漠视这些“最短板”,那么,即使诸如这些“最具幸福感”城市的GDP、硬件建设等“最长板”再长,那只“木桶”里的幸福之水也注定不会盛得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