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
股市暴跌沪市下跌271点,收报5330点,跌幅4.85%,创5・30来最大跌幅
沪市连失三关一泻271点
收报5330点,跌幅4.85%,创5・30来最大跌幅;深成指跌4.21%;两市上涨个股仅118只本报讯昨天,股民可能是对“全球同此冷暖”这句话体会最深的一群人。
沪指创国庆后新低
低开低走,反复下行,昨天上午的大营业部里围着看盘的股民看见惨绿的屏幕都眉头紧锁,沉默不语。早盘沪指便失守5600点,各大板块全线飘绿,有色金属、石油、金融行业板块均跌幅居前。午后暴跌愈演愈烈,带来的恐慌效应蔓延全场,沪指跌破5400点后依然跌势难止,跌幅4.85%,最低下探至5328.20点,深成指也跌破17500点大关,两市股指60日均线支撑同时被长阴击穿。个股普跌,两市上涨个股仅118只,中国铝业、中国联通、长江电力、中信证券、中国石化等大盘蓝筹跌幅都超7%,对市场人气造成巨大杀伤。
上证指数最终收盘报5330.02点,跌271.76点,跌幅4.85%;深证成指收报17465.46点,跌767.50点,跌幅为4.21%.沪指成交额为856亿,尾盘稍有放大。沪指创5・30以来的最大跌幅,也达至国庆节后以来的新低。
封闭式基金全线飘绿
萎靡市道造成基金净值多日连续下跌,昨日终于集中爆发。沪深基指低开低走,跌幅均破3%.开盘交易的36只封闭式基金全线下跌。其中除跌幅最小的基金隆元跌0.28%,大多跌破两个百分点。跌幅较大的基金景福、瑞福进取和基金景宏,跌幅超过4%以上。LOF的25只基金、ETF也全线退败,跌幅最大的长盛同智,跌幅高达4.92%;上证红利ETF跌穿5.38%,报4.322元。
昨日美国再爆发信贷危机,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30只成份股全线下跌,通用汽车和美国运通领跌,从而拖累全球股市下挫。港股恒指下挫948.71点,台湾股市和韩国股市跌幅均超过3%,澳洲股市和日本股市跌幅超过2%.
■专家看盘
牛市中期疯狂结束
也有专家认为不会就此变成熊市
上投摩根研究部表示,昨日市场的大跌除了大盘蓝筹维持盘整之外,二线蓝筹补跌成为盘面下挫的主要力量。而蓝筹股出现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近期香港股市在港股直通车等因素的作用下走势不振,跌幅不小,对同时有A股和H股的蓝筹公司带来相当的压力。
其次,国际油价接近100美元,对国内股市的影响比较深远,它一方面可能会带动CPI继续走高,加剧了宏观调控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可能推高不少产业的成本,并可能会影响到譬如汽车等行业的消费。
中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綦缚鹏则认为,由于前期估值过高,股指调整势在必行。本轮股市上涨流动性过剩、股权分制改革等均为外因,起到放大作用,但根本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预期。2006年三季度以来的业绩狂增已不可复制,牛市的中期疯狂已经结束,此次下跌后市场将回到理性框架内,股民们应该按照基本面分析,重点可在中小成长股中为明年行情早做布局。
国都证券首席分析师边风炜的观点则相对乐观:大多数个股的调整已近底部,大跌已经显现出很多投资机会,股民可以细细选择。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牛市基础仍在,中国经济增长还很健康,有基本面支持,并没有从牛市变成熊市。投资者不要太过悲观,只需要增加对股市调整的时间和幅度的心理预期。
■股民反应
“现在喊抄底会被笑话”
11月以来,不少散户被套牢,损失惨重
本报讯 进入11月,上证综指从6000点直泻近10%,让不少股民都尝到了损失的滋味。“现在人都过敏了,谁要是来交易大厅穿个绿衣服,都没人和他搭话。”天河北一家证券营业部看盘的李先生说。
今年中李先生杀进股市,入市资金10万元,几个月后本金翻倍,却没能躲过11月来的大跌,损失近40%.昨日,李先生持有的6只股票中仅有1只股票逃过跌停板,“营业厅的股民基本都套牢了,这两天来看盘的人明显少了。”
“前几次都躲过去了,这次却没能幸免。”有三年炒股经验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从今年5・30以来的几次震荡,对他的影响都不是很大,但昨天却没能幸,跌了近20%.“证监会天天做风险教育都不如这一次来得生动,开始以为股市很快会止跌反弹,还有不少人在企图抄底,现在喊抄底的人会被笑话的。”
市民葛小姐也在昨日遭遇了她炒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损失,“账面亏损了20%!明天还继续跌的话我就要减仓了。”不过,葛小姐表示,虽然最近股市出现震荡,但她依然对市场保持信心,决不会退出股市。针对目前的情况,葛小姐表示会调整投资的方式,也就是分段分批投入,获利20%后会毫不犹豫地部分退出。
■相关新闻
央行:全年CPI将达4.5%
本报讯 央行在8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预测,2007年中国GDP增长超过11%,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将达4.5%左右。
此前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9月份CPI同比上涨6.2%,涨幅比8月份的6.5%小幅回落。前9个月CPI累计上涨已达到4.1%.央行报告中警示称,目前价格整体上行压力依然较大,通胀风险仍须关注。
报告同时认为,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未来一段时期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投资需求仍将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有望加快,未来一段时期消费仍将保持稳中趋旺的态势,但物价上涨有可能对实际消费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报告认为,美国次贷风波加大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可能依然较大,中国贸易多元化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缓解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贸易形成的影响,外部需求有望继续保持比较强劲的增长。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增速有望逐步放缓。新华
采写:本报记者 周炯 王晶晶 伊晓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