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复制”让中国“音乐化石”曾侯乙编钟“复活”于大众手指间 新华网武汉11月9日电(记者刘畅 廖君 魏梦佳)在刚刚扩建完工的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陈列馆中,这架2400多岁的中国古老音乐文物演奏着贝多芬的那首蜚声世界的经典乐曲《欢乐颂》。
编钟演奏者是一位名叫叶河山的普通观众。与2000多年前的演奏方法不同,这位普通音乐爱好者演奏编钟的器具并非是钟锤,而是能发出曾侯乙编钟原声的电子键盘。
在武汉举办期间,湖北省博物馆将这个“全真曾侯乙编钟复制演奏系统”免费赠给民众,让近30年来一直安放在玻璃罩里的古老乐器“复活”,奏出人们喜爱的乐曲。
湖北省博物馆综合馆《曾侯乙墓》陈列负责人张翔说,“全真曾侯乙编钟复制演奏系统”的研究者首先用高清晰话筒将每一口钟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将录得的声音通过数字音频技术转化为音频码,之后再使用midi技术将其输入电子琴音库。
他说,与编钟音频码一同输入电子琴的还有每一口编钟的高清晰图片,因此,琴键不仅与编钟的每个声音一一对应,而且在琴键按下时,显现在墙壁上的曾侯乙编钟对位图像就会摆动一下,就如同其真正受到锤击。
最早出现于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的编钟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国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人们按照钟的大小、音律、音高将钟编组,演奏悠扬悦耳的乐曲。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的一处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早期诸侯墓葬,其墓主人姓“乙”,被封为“曾侯”,是迄今出土的世界上音律最全、最庞大的一套编钟,钟架全长达7.48米,高达2.65米,共由3层5组65口钟组成,音域可跨五个八度。
为了精确地表现每一口钟的声音,“全真曾侯乙编钟复制演奏系统”的研究者共使用了5架电子琴。演奏者还可以通过电子琴的和弦音表现“众钟和鸣”的混响效果。
曾侯乙编钟被认为是世界乐器史上的奇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通过对曾侯乙编钟原件翻模复制了三套编钟,一套存放于湖北省博物馆,一套被送回到它的出土地随州博物馆,另一套被台湾“文建会”收藏。而根据以上三套复制品的再复制品在全世界大约有10套。
这些复制品都能演奏出美妙的乐音,它们常常被用来与西洋乐器或中国其它民族乐器合作演奏交响乐,在世界上引起巨大轰动。
“复制品奏出的乐音毕竟比不上原声,而且任何复制活动都会对全真曾侯乙编钟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张翔说,“但聆听曾侯乙编钟演奏的权力不应该只属于少数专家,必须想个好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甚至演奏它。”
他说:“数码复制技术在不破坏文物的基础上"全真性"地再现了编钟的原声。”
专家们说,用青铜制造的编钟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稳定的乐器之一,它不存在“调音”的问题,只要青铜本身不被损坏,它的声音就是保真的。
据张翔介绍,专家们最近对曾侯乙编钟进行了“体检”,结果显示,它的音质仍然稳定、准确,这是“数码复制”的基础条件。
“但毕竟是2400多年的文物了,它不宜被经常打扰。”张翔说。目前真品曾侯乙编钟仍然被封存在透明的玻璃罩中,与“全真曾侯乙变种复制演奏系统”惜惜相望。
利用数码技术,很多“只可远观”的文化遗产得以与民众亲密接触。比如,“数字故宫”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令参观者可以足不出户而“亲身”进入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而位于吉林省的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则通过数字图像技术让不可能对外开放的部分高句丽国王墓葬“实时露面”。
上个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十一五”(2006至2010年)期间,中国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通过设立特别经费和研究课题等方式鼓励各博物馆、文化遗产地及文物保护单位研究使用高新技术,以使亿万民众便利地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古老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