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有的已经在企业待了多年,有的即将告别菁菁校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四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拿到他们眼里的“金饭碗”,他们好像就不会停下追逐的脚步,他们有一个很新鲜的名头——“考碗族”。
根据“族内”的说法,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那是拿到了“金碗”,省级公务员是“银碗”,地市级是“铜碗”,镇、街道一级最起码也是“铁饭碗”。为了这个“铁饭碗”,我市报考公务员人数逐年剧增,2004年报考人数仅为9000多人,2005年便增加了一倍,增加到了近18000人,今年更是激增到了27000多人,2007年我市报考公务员人数位居全省地级市之首,占到了全省报考总人数的近六分之一。
2008年我市公务员考试报名从本月5日启动以来,短短四天报名人数已经突破了20000人。
应届生首选考“碗”
考生名片:小陈温州大学大四学生 记者联系小陈的时候,他正在去学校图书馆的路上,他说:“下月9日我要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下月30日我要参加省公务员笔试,为了"双保险",明年1月份我还报名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唉,今年我真的是快忙晕过去了!”
自从进入大四后,小陈每天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从早上6时起床,到晚上10时熄灯,他除了看书、做题,就没敢把时间浪费在别的地方。他说:“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明年就要毕业了,却还不知道自己的去处,非常不安。因此考公务员成了我的第一志愿,实在不行我就去考研。”
自从10月份公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后,小陈就开始专心致志准备应试了,他从图书馆搬回了一大堆公务员考试资料,包括《申论》、《行政能力测试》等参考书,为了跟紧形式,他还特地去订阅了《半月谈》杂志。他说:“每天看参考书,做题,有时候连饭也忘了吃,朋友们都说我要考傻了。”
为了顺利通过市里的公务员考试,最近,小陈还报名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变得更忙了。小陈告诉记者:“如果这次没考上公务员,我也不会放弃,我先考研继续上学,等来年公务员再招考的时候,我再参加考试。”
在大四学生中,不止小陈这么想,他身边的很多同学也都这样想的,他们都希望能一步到位找到一个稳定的“碗”。
毕业生
一直追“碗”
考生名片:林丽外贸公司文秘 林丽在我市一家外贸公司担任文秘工作,别看她年纪轻轻,可她已经是资深“考碗族”了,她参加过三次国家公务员考试、三次省公务员考试。在三次省公务员招考中,她均以一名之差,而与她梦想中的“好饭碗”擦肩而过。
2005年大学毕业,林丽从宁波回到温州,在进入外贸公司当文秘的同时,她也踏上了考“碗”之路。这几年来,每年她都参加两次公务员考试。每年的12月是她最忙碌的时候,不仅一边要上班,一边还要准备考试。
在三次省公务员招考中,林丽每次的笔试成绩都排在市里的第一、二名,但在面试环节,却均以一名之差没能顺利通过,这让她的考“碗”之路变得艰辛。每次自己都处在希望和绝望的临界点,这让林丽很难轻言放弃,她说:“我要坚持到底,都考了这么多次了,每次成绩都只差一点点,不继续考下去,我真是不甘心啊!”
林丽说:“现在我的工作不是很稳定,经常要加班加点,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压力很大。最重要是考虑到自己以后成家,公务员不但收入比较稳定,而且也能更好地照顾到家庭。”
除了考公务员外,今年林丽也参加了前段时间举行的村干部考试,她凭借实力轻松过关,目前她已参加了体检,等待最后的通知。不管结果如何,林丽说自己还是会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是她的理想。只要条件许可,她会在考“碗”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梦想成真。
高材生
也要抢“碗”
考生名片:舒文在读博士生 我市公务员考试刚开始报名才两天,就有1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博士生来报名,在某重点高校在读的舒文就是其中一位这样的高材生,她是温州人,她报考了市科技局。
舒文今年29岁,从小到大,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研究生、博士生……一路绿灯。
身边的很多朋友对舒文在考研、考博成功后,最终选择了“考碗”的做法有些不解,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拿到了这么高的学历,为什么不去大城市发展,反而要回到温州来考公务员呢?
舒文对此的解释很简单,也很朴实,她说:“从个性上来讲,我不是一个爱闯荡的人,我的家在温州,父母在温州,他们希望我回来,我就听话乖乖地回来。如果能考上公务员,找到稳定的工作就能让父母安心。”
对于自己博士的头衔,在舒文看来并不是优势,她表示现在找工作,一些单位不止要求高学历,还要求有工作经验,可在她20多年的求学经历中,她只是跟导师合作了一些课题,基本上没什么实际工作经验可言。
当记者问她是否想过自己去创业时,舒文摇了摇头,她说自己也曾经无数次设想过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留校搞科研或者去科技单位,但从来没想过要自己去创业。
“考碗费”负担不轻 “我参加了两次国家公务员考试,仔细一算,这考试成本可不低呀,至少要四五千元。”现在已经在某市行政部门工作的小黄说。
参加公务员考试,报名、培训、交通、食宿……哪一项都要花钱。小黄参加考试的那两年,根本没什么积蓄,他每次去考试还要精打细算,两次去杭州考试,小黄吃的都是快餐,住最便宜的招待所,小黄说:“省出来的钱都花在面试培训上了,好的面试培训课收费非常贵。笔试通过后,选择的岗位也是自己喜欢的,我不希望自己在面试中出纰漏,所以还是咬咬牙花一千多元报了一个面试培训班。”
小黄给记者出示的考试成本清单如下:报名费每次80元,资料费300元左右,网上资料费200元,笔试培训班培训费500元,面试培训费2000元,还有去杭州的交通费、住宿费接近1000元,再加上一些零碎的费用,总计5000元左右。
小黄说他的考试成本还不算高的,而且后来他也顺利考上了公务员,应该说投入产出比还是很高的。可对一些从刚出校门就开始考,而且考了几次还在继续努力的考生们来说,这“考碗费”可是不小的负担。参加了好多次公务员考试结果都名落孙山的小林告诉记者:“每次我都能通过笔试,最后都在面试上碰了壁。于是一过笔试,我就找面试培训班,哪儿好去哪儿,几次下来,这笔面试培训费让我有些捉襟见肘了,参加工作好多年的积蓄也快花光了。”心疼归心疼,可小林也表示要将“考碗”进行到底。 (来源:浙江在线-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