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以来,河南省有30余名聋哑人悄然失踪,大多成为盗窃团伙成员国内流动作案。圈子里平等、默契的心灵沟通让他们留恋,拒绝解救。当警察伸来援手时,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毫无获救的喜悦,就连姓甚名谁、家庭住址都不说。
近年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聋哑人,曾一拨一拨地悄然失踪。究竟有多少人被骗走上了犯罪道路,恐怕很难说不清。值得追问的,究竟是什么将聋哑人推向了犯罪团伙?(11月11日《南方都市报》)
可谓天道不公。一些人生来就有残疾,或聋或哑或有其他身体缺陷,从一出生就成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生存的艰难困苦,不仅要超出常人数倍,甚至还要承受社会的歧视和家庭的漠视。按说,聋哑人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鸿沟原本有填平的可能,但现实往往显得十分坚硬。他们需要尊重,渴望沟通和交流,期待求知和成才,更期待爱和温暖。尤其是作为残疾人的脆弱和敏感心理,更需要得到双倍的爱抚。可现实是,在学校,高墙铁锁将复杂的世界挡在了门外,使他们成了“另类”;在家,父母其实也难以进入他们的内心。甚至有的竟被视为家庭的负担,得不到应有的亲情。
母亲孙丽萍和曾出走女儿聋哑人霞霞的交流,基本限于日常生活问题,稍微复杂的思想沟通少之又少,“那得写字,麻烦。”爱女儿的主要方式是,“不让她干活,不惹她生气,多买好衣裳好吃的。”女儿的内心深处,是她从未到达的地方,“我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蓝蓝的离家理由即是,“我寂寞!”“爸爸妈妈爱弟弟,不爱我,我是个麻烦。”严防、关爱,似乎只为拴住他们,但这两道防线有时不堪一击。相反,“聋哑人在一起能交流,好沟通,有归宿感。”相同的生理障碍使他们容易相互认同,老师讲千句可能不如聋哑人的一个手势。一个手语或眼色,就能让他们不留一字地离家而去。同学骗同学,老乡骗老乡,是各地聋哑犯罪团伙收罗成员的惯用手法。
如果将聋哑人推向犯罪团伙之责都归咎于家庭,似乎也不公平。其实,更多的则源于权利的贫困。比如,很难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由于生活不能自理,入学普遍较晚。普通孩子三年级学习的内容,要到六年级才接触。十一二岁才读一年级的聋哑儿,很常见。加上只教口语不教手语教学模式的缺陷,令多数孩子无法接受,能学得的知识少之又少。特种教育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规模都明显滞后。我国现有聋哑人口2000多万,但截至2006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总数只有14万,这其中包括聋哑、智障和盲人。
残疾人就业更加困难,尤其在劳动市场供大于求的当下更是如此。“一则,聋哑人难管理;二则,聋哑人被家人宠惯了,重活累活不愿意干。”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基本的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事实上,聋哑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同样很艰辛。今年4月,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13名毕业生集体求助于媒体。7月,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杨玲,捧着一摞省市级到国家级的获奖证书四处求职,结果屡屡受挫,最后也把希望寄托于媒体。而此前一年,杨的师姐熊小芸向一银行招聘人员跪求一职。
残疾人权利的贫困比家庭关爱缺失、社会歧视更可怕,也更可悲。正因此,让残疾人幸福生活,远离犯罪,就不妨从保障残疾人平等的公民权利做起。
刘效仁
精品栏目推介
· 杨柳青
· 燕赵论坛
· 纵横谈
· 一线写真
· 世说新语
· 明星传真
· 名家
· 直笔春秋
· 心灵独白
多媒体数字报纸
快速阅读 全屏阅读 下载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广告业务 实习申请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center 2000-2007河北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得正律师事务所李海峰 郝斌 虚假报道 有偿新闻 低俗之风 不良广告等问题 举报电话:88631166冀ICP证03001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