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类期货圈始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燃料油期货,之后,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塑料期货纷纷入席,我国能源类期货圈也日益庞大,下一个接力者会是谁呢?那就是焦炭期货。
在成功上市塑料期货之后,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努力进行品种创新,目前正在推进能源期货品种的研究,而焦炭期货则是他们下一个着力推出的重点产品。
11月12日记者从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获悉,大商所目前已完成焦炭期货的合约和规则的初稿,下一步将在行业内认真听取意见,对合约进行修改并完善相关的制度。
所谓焦炭,是由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经回收、净化后的焦炉煤气既是高热值的燃料,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工业原料。
据统计,2007年1月到9月,我国累计生产焦炭2.4亿吨,同比累计增幅19.4%,焦炭出口每年也达到约1400万吨,我国已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焦炭出口国。与此同时,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焦煤消费国。
不过,我国焦炭价格近年也呈现持续上涨态势。截至10月底,山西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格从月初的1190元/吨上涨至1350元/吨左右,上海地区则从1450元/吨达到了1500元/吨到1550元/吨。
“焦炭市场价格波动很大,国内相关企业迫切需要期货市场回避价格风险,稳定生产经营。”大商所副总经理郭晓利表示,“为了满足广大现货企业的需求,大连商品交易所从两年前开始着手研究焦炭期货,对山西、河北、内蒙、天津等焦炭主要产区和贸易口岸进行了多次调研,目前已完成焦炭期货的合约和规则的初稿,下一步将在行业内认真听取意见,对合约进行修改并完善相关的制度。”
而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焦炭国际市场研讨会中,与会者也表达了对焦炭期货期盼的呼声。对于大商所提供的焦炭合约及规则设计草案,与会企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他们认为,由于我国钢铁产量的连年增加,使焦化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焦化行业作为一个资源型、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正在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相关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有效回避风险的手段和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作用,通过规范的市场化运作,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使焦炭企业获得稳定的收益,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记者宋薇萍)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