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伟
脸庞黝黑,话语不多,乍看上去,刘德彬很难与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称号扯上边。可就是这么一位平凡的民警,扎根地处吉林、内蒙古两省区城乡结合部的胡力吐乡,一呆就是26年,“心系群众,情暖一方”,与当地百姓形成了浓浓的鱼水深情。
多年来,刘德彬先后被荣记个人三等功四次,一、二等功各一次。2002年获得吉林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称号,2004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目睹:穿警服的“奶牛摄影师” 脖子上挂着一台老式傻瓜照相机,一手拽着不听话的奶牛。啪啪啪!镁光灯频频闪烁,吉林省胡力吐乡派出所所长刘德彬给奶牛拍起了“写真集”……这是记者近日走进胡力吐乡亲眼目睹的一幕。
穿着警服,给奶牛照相,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还得从2004年讲起。那年5月3日晚上,新启村马某家两头奶牛被小偷“顺手牵牛”。
对于马家来说,这无疑是个“晴空霹雳”。这两头价值26000元的牛可是全家的命根子,没有了这两棵“摇钱树”,全家只能去喝西北风。看到心爱的“宝贝牛”不翼而飞,女主人当场就哭昏过去。
接到报案,刘德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下决心:不抓住盗贼就对不起乡亲。于是,他组织联防队员加强巡逻和堵截,认真地排查取证,第二天就将犯罪嫌疑人来了个人赃俱获。
望着奶牛主人欢天喜地的样子,刘德彬陷入了沉思:胡力吐乡村民的收入主要靠饲养奶牛,如何有效避免此类案件的再次上演?
经过细心观察,刘德彬发现:每头奶牛身上的花纹各不一样,仿照人口管理办法,给奶牛建立管理档案,如果哪一家奶牛被盗或丢失,只要按档案核对照片上花纹的样式就可以找回丢失的奶牛。
说做就做。以后的一段日子里,刘德彬走村入户,一家一家地给每头奶牛拍照登记,全乡的348头奶牛全都拍了照、编上号,建立了奶牛管理档案,并利用这个办法破获了多起奶牛偷盗案。
从此,胡力吐乡再也没有发生过奶牛被盗案件。现在,全乡1400多头奶牛都建立起了奶牛管理档案。乡里的百姓戏言:刘所长是穿警服的“奶牛摄影师”。
耳闻:老百姓的“义务驾驶员” “刘德彬不但是我们的好所长,而且还是我们乡的"义务驾驶员"!”听说记者来采访刘所长,村民们马上聚集在记者身边,七嘴八舌地讲起刘所长为村民做的好事来。
5年前隆冬的一个晚上,双庙村老吴家媳妇难产,大人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因为胡力吐乡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又不便利,半夜三更的想找一个人都不容易,更不要说找车去几十里外的医院了。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吴家人深夜里叩响了刘德彬的家门。刘德彬二话没说,连夜开车将吴家媳妇送到医院。抬病人、找大夫、办手续……刘德彬跑前跑后忙了大半夜。
自那以后,派出所的这台吉普车被当地群众称为“紧急救援车”,刘德彬则成了老百姓的“义务驾驶员”。
由于胡力吐乡土地贫瘠,经济困难,全乡也没有几台汽油车。刘德彬承诺:只要老百姓需要,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这台吉普车都可以无偿使用。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这种服务,他还制作了一张《便民服务征求意见监督卡》,发给全乡2400户村民,除了写明“五条禁令”内容、监督电话以外,还特别写明:“如有急事,又无交通工具,在派出所车辆良好的情况下,不收任何费用,及时出车。”
七年来,没有一次因为个人私事刘德彬用过单位车,而为了胡力吐乡老百姓的需要,他亲自驾车往返20多公里以外的乌兰浩特市就有168次之多。
在刘德彬的带领下,去年以来,胡力吐乡派出所共协助外乡镇破获各类案件36起,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7名。全乡连续8年没有发生牲畜、粮食、种子、化肥被盗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