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毅慧
核心内容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不仅是一个发展理念上的创新,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和任务。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尽快建立沈阳西北地区生态屏障,生态移民是沈阳建设完备的防沙生态屏障的有效措施。
“十一五”初期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市沙化地调查区域土地总面积为60.13万公顷,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9.26万公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为28.6万公顷。由于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耕地仍有再度反弹的势头,生态环境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为了保护好这些地区的生态建设成果,应实行生态移民,通过综合配套治理恢复生态环境。
生态移民要作为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与城市化发展结合起来
生态移民,是因居住地生态环境极端恶化,已经完全或部分失去继续作为人类生存、生活及生产的基本条件,或是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有计划地将农民搬迁到新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场所的一种迁移活动。通过指导和服务,逐步引导农民走出乡村转向工厂、流通、劳务等领域就业,实行企业对口帮移助迁,向城市、城镇迁移。
生态移民治理沙害措施之所以有效,主要得益于四个条件:
一是有可供移民举家迁移的发展空间。人均耕地较多,适合外迁的农民开垦与居住。二是农民迁移后,要有可靠的脱贫致富门路。实践证明,大面积开发荒地发展果蚕产业,是一条能很快见效的脱贫致富途径。三是在农民集体移民的过程中,带头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康平的经验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四是政府部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部门应制定周密的迁移规划。要在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上投资,同时要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技术服务和初等教育与卫生保健等,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生态移民必须从沈阳西北地区的实情出发,考虑到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沈阳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集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而人口压力相对较大。不能把这些地方统统都封起来,不能把这里的人都迁移出去。
目前成为一些区域土地沙化扩展主体的千里“农牧交错带”,就是一百年来持续向沈阳西北地区移民开垦的结果。历史的教训应该牢记。
一些地方采用“围封转移”的策略,把严重退化或已经失去人畜生存条件的地方封起来,把牧民相对集中地转移到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较好的地方。这种近距离的“生态转移”,由于要通过打井灌溉种植牧草,实行圈养,因此,迁入地必须有丰富的水资源条件,而沈阳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局部区域相对丰富的深层水源也是采一点少一点,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水资源枯竭,造成新的生态灾难。这样的生态移民难以长久。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一些移民点,已经出现因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的情况。因此,不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不能将一个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建立在另一个地区的生态退化、恶化之上。生态移民不能变成生态灾难的转移。
在生态条件完全恢复之后,最终土地还是要被重新利用
在生态移民中,目前人们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把人移出来,怎样恢复植被,而对于植被恢复以后这些土地如何利用却考虑较少。从长远看,多数土地在生态条件改善之后,最终还是要被重新利用,而且是完全可以利用的。
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是加剧沙质耕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生态移民要改变生产方式,建立土地经营活动生态规程,并以立法的方式加以规范。如实行限制制度,即根据农作物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对沙化的影响,限制作物种植品种或连作年限。例如,花生是沙区的主导产业,但是如果花生连作就会造成土壤中有机酸积累,导致其他植物枯萎,土壤有机质流失,加重土壤沙化。因此,沙区种植花生不得连作。
导致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退化的根源是利用过度,或利用方向不当。因此,只要保持合适的利用强度,这些恢复以后的土地仍可以重新为人类所利用,而不会退化。在移民的当初,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有计划地先迁出一部分人畜(半迁),适当减轻人畜对环境的压力,让植被逐渐得以恢复;另一种是一下子将人畜全部迁出去(全迁),待植被完全恢复、环境改善之后再把人畜重新迁回来,或让迁出地永远地闲置起来。我认为,只要条件允许,就应优先采取前种(半迁)选择。只要管理得当,这些有计划地留下来的人可以起到管护植被、促进植被恢复的作用。
沈阳西北地区应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延续的时机,巩固生态移民成果和发展后续产业
我市退耕还林地块大多集中在沈阳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八年期限即将陆续到期,要对历年实施的退耕还林进行全面清理,对成效差的地块,督促整改,确保符合要求。退耕合同中止的易地造林应优先安排在生态移民地区,对农民举家外迁、不愿退耕还林、复耕而自愿放弃退耕还林的,对管护不到位、质量不达标且在一个生长期内整改不合格的,以及工程占用退耕还林地的,都必须及时终止退耕还林合同,适时在生态移民区开展易地造林,并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延续,生态移民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得到进一步改善。
各级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搞好沈阳西北地区生态移民规划的前提下,统筹经济与社会、工业与农业(牧业)、人与自然、乡镇与村屯、人口与载畜量等,调整思路,转变布局。采取扶持补贴政策,把沙区中学生转移到城镇上学,吸引老年人到城里陪读,鼓励壮年人到城里创业,减少人口对边界的压力。林区禁牧、休牧、轮牧。鼓励放牧大户的发展,通过合同转让林区集中到专业养殖户。这样,林区的生态恢复了,出栏率多了,质量高了,农民的腰包就鼓了。
(作者为沈阳市林业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