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十一月十八日电 (记者刘双双赵晶)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二00七年年会上,建设部官员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补助资金近十亿元人民币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中国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相对滞后。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初期,中国的历史名城古迹曾遭受空前的“建设性破坏”。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被整条推倒,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在盲目盛行的欧陆风下,大批历史遗存荡然无存。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孙安军说,在经历了那段低谷后,近年来城市的管理者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历史的足迹是城市文化的内涵,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孙安军介绍,中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百零九座,名村和名镇一百五十七个。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将以保护为前提。今后一段时间,建设部将重点加强立法工作,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步入法制化轨道;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的推荐、上报,会同国家文物局进行规划发展的指导;加强专家、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度;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严格查处违法案件。
孙安军说,“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近十亿元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建设部将用好保护资金,使中国的文化遗产在建设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寻找到符合自己的保护道路。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