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往返上海火车有一个“4号车厢俱乐部”
城际上班打“铁的”
今天上午9点,人民广场,26岁的贾金彪准时上班。和多数人不同,他清晨从苏州出门,借助火车、地铁赶到单位的,其间80公里路,他只花了50多分钟。
据市铁路局消息,今年3月起,部分动车组班次被调整、加开,适应悄然兴起的“铁的族”。城市规划专家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这种模式已接近欧洲,“苏州居住上海打工的模式就像英国从利兹到利物浦上班。”
贾金彪是在8个月前,把家搬到苏州的。“上海市区各种成本较高,地面交通又挤又堵。”于是,他看中了“近邻”苏州。
此后,每天清晨7点50分,他坐首班苏州发往上海的火车,再转一号线,8点40分左右到位于人民广场附近的单位。此时,离正式上班有20分钟,贾金彪还来得及泡杯茶,定定心。
傍晚17点30分,贾金彪下班,因为回去不赶时间,他乘傍晚近6点的普快列车,比动车组稍慢。19点,贾金彪接女友下班,回家做饭,他感觉这一切与他当初住在上海时没什么不同。
现在,贾金彪甚至有点享受这种生活方式了。在他手机上,有一个通讯录,上面有“4号车厢俱乐部”成员的手机号码。这群人因为选择和贾金彪一样的生活方式,常常相聚在返回苏州的那列车上的4号车厢。
据上海铁路局方面的消息,和过去比,“铁的族”客流较大。7月1日前,苏州“铁的族”普遍搭7时发车的动车组,到上海是8点出头,有近1个小时空闲。经过调整,动车组配时和班次更为合理。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孙施文说,不同于国外早期的“卧城”和后来的“新城”,这类“铁的族”模式更接近于现在欧洲较为常见的出行模式。
中产人群,城市一体化,城际轨道交通发达,是这类模式的先决条件之一。处在长三角的上海和苏州,恰恰符合上述“城际上班”的条件。“异地上班”既省房租又省时间
苏州往返上海 打“铁的”上班
清晨7∶15,贾金彪像往常一样出门赶往苏州火车站,开始他新一天的“铁的”生活。从苏州到上海80公里,每天路上只需花55分钟。记者一路跟随,找到了每天往返于上海与苏州之间的“铁的一族”。
7∶50从苏州出发
上午7∶15,贾金彪匆匆出门,因为比平时晚起了15分钟,他没有在家吃早饭。他租的房子靠近苏州火车站,步行仅需10分钟。贾金彪到了候车大厅,买了报纸和早点,边吃边看。
7∶50,开往上海的动车组列车到站,只停靠2分钟。贾金彪上车找到座位坐下,列车很快就开动了。贾金彪说,今年年初,他每天早上都在上海挤公交,远没有现在这般悠闲。
来自河北的贾金彪今年26岁,毕业后在上海人民广场附近一家经济研究所工作。开始时,他在大柏树附近租了套房子,每天7点出门,每天路上平均需花费1个多小时。8个月前发生的两件事,让他决定开始“铁的”生活:一是房东要涨房租,二是女朋友要去苏州发展。
“房价在涨,房租也在涨,生活压力增加了不少。”贾金彪说,如果不想承受高昂的房租,只能搬到离市中心更远的地方,这样每天上下班途中将花费更多时间。这时她女友正好要去苏州发展,需要他一起去,可贾金彪喜欢上海的工作,权衡之下,他决定住到苏州去,每天坐火车往返两地。
贾金彪本打算每周一买好一星期的火车票,上班乘动车组换地铁,下班坐公交车到火车站,乘普快返回。
异地上班的第一天,贾金彪最早到单位,比许多住在上海市区的同事都要早。
8∶25换乘地铁
不知不觉,列车已进入了上海站,贾金彪早早站在车厢门口等着下车,他笑着对记者说:“我每天都在这节车厢下车,因为这里离换乘地铁入口最近。”
车门打开,贾金彪跑在人群最前面,第一个冲进地铁站。问他为什么要跑,他说是为了躲开这班车进站买票的一波人流。搭乘轨交上班,一切都要按照时刻表。
在路上,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住大柏树,房租加交通费用,每月要1000多元。现在异地上班,虽然交通费涨上去了,但房租便宜了,更重要的是苏州的生活成本比上海低,这样算总账,肯定比住在上海省钱。他的女友在苏州闹市区开了一家服装店,每月都有不错的收入。从经济上而言,异地上班让贾金彪的财富增加了。
8∶40,地铁到达人民广场站,出车站到贾金彪的单位,只需5分钟。
17∶30 4号车厢聚会
17∶30,贾金彪下班,从单位出发前往火车站,他将搭乘普快列车,大约50分钟到苏州。
在地铁上,贾金彪掏出手机:“你在哪儿?等会儿4号车厢见。”他说,刚才通话的是位在戴尔公司上班的朋友,都是异地上班族,在火车上认识的。每天下班,他们都会聚在固定车次的4号车厢。
在闲聊过程中,记者得知,他们圈子最多时约有10多人,都是家住苏州,工作在上海。有的觉得这样省钱,有的是因为工作调动……尽管在不同领域工作,但他们却在车厢里结下了友谊。
“胖子”说,“4号车厢俱乐部”是对异地上班后社交缺憾的弥补。“希望以后换乘能更方便,票价更便宜,最好从地铁站到苏州一张公交卡能搞定。”
19∶00,火车到站,众人告别后各自散去。贾金彪去接女友下班,回家做饭,这和住在上海没什么不同。在他看来,住在哪里都无所谓,他只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专家说法】 异地上班更接近欧洲模式
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孙施文,他说,不同于国外早期的“卧城”和后来的“新城”,上海兴起的异地上班,更接近于现在欧洲较为常见的出行模式。
孙教授说,依靠城际轨交上班,先决条件是有能够接受的人群。异地上班较就近上班出行花费高,能接受的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产阶级。其次,城市轨交必须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欧洲依靠铁路,日本则依靠新干线。
孙教授说,在国外,有“卧城”和“新城”的概念,卧城指巨型城市周边为上班族提供居住的小型城市。在上世纪50年代后,卧城不再被提起,转而出现“新城”概念。所谓“新城”类似卫星城,有30%的居民在本地工作,还有70%的居民进入大城市上班。如此看来,上海出现异地上班,既不是“卧城”也不是“新城”,其周边城市职能相对独立,类似于欧洲现在比较常见的“城际上班”。
孙教授的朋友在英国利兹居住,上班在利物浦,每天搭乘火车上班是件很平常的事,一般不到1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但可以借鉴。”孙教授说。
作者: □晚报记者李一能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