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于民运会赛场
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的同时,有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否能够进入奥运大家庭等问题再次引发了热议。
1964年东京奥运会时,日本利用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将其国技柔道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8年汉城奥运会,韩国也利用东道主优势将跆拳道列为表演项目,并最终使其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事实表明,如果一项传统体育运动能够走入奥运会这个宽阔的舞台,不仅项目本身得到普及和发展,所代表和蕴涵的文化也将渐入人心。
因此,人们非常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也能见到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比如历史悠久的武术。
然而,众所周知,由于近年来国际奥委会致力于奥运会的“瘦身”行动,新项目进入奥运会的门槛越来越高。我国的武术项目由于其自身门类众多、流派纷呈、规则不一,如此的丰富性反而成为它进入奥运会的障碍。反过来说,如果为了进入奥运会,一味削足适履,是否值得呢?
就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而言,奥运会绝非唯一的载体和途径。一个有自信、有责任的民族总是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倍加呵护与珍爱。比如,令日本人如醉如痴的相扑运动,虽然没有也并不想挤入奥运会,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宝贵的组成部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据统计,中国的民族体育项目有1000多个,其中700多个来源于55个少数民族,数量和形式都堪称世界之最。在积极参与奥运会的同时,也应当保护和发展中国的民族体育,这不仅是中国对本国的责任,更是中国对世界的责任。
其实,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中国的民族体育精神同样源远流长。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精神交相辉映、平行前进。中国的民族体育精神讲求动静皆宜、内外兼修、身心融合,主张以和为贵的和谐原则,先人后己、先社会后个人的集体主义,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等等。
有专家指出,中国传统体育在缓解人类精神紧张、抵御现代文明病、增进健康等方面,将具有深远的价值。或许,未来的走向应是全世界各种体育形态共同构筑起世界体育的文化大厦,但也各自继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