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夏丽莎14日,第七届中国绵竹年画节在成都圆满落幕。5天中,通过图片、文字、现场作画等方式,绵竹年画600多年的发展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年画展销并不是绵竹市耗资数十万元到成都举办年画节的唯一目的。
在展厅外的广告牌上,“到绵竹过中国年”的巨型标语折射出年画节的另一重含义。当很多民间技艺还在为难以传承而伤透脑筋时,绵竹年画却在一步步融入现代生活节奏,在方寸之间构建起一个融文化、旅游于一身的新型产业。放下画笔拿锄头
发萌于明代的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并称为“中国年画四大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明艳的川西风情曾令不少收藏家赞誉不已。
然而和许多民间技艺一样,绵竹年画一度因为难以传承而“命悬一线”。现年83岁的老艺人陈兴才当年就曾经因为年画收入过于微薄而不得不放下画笔,拿起锄头。1997年,绵竹市投入500万元建起年画博物馆,一面对年画精品加以收藏整理,一面将部分年画艺人请进馆中,进行教学创作。
然而此举仍然没能破解年画技艺的传承瓶颈。2002年第一届绵竹年画节开办时的场景令绵竹市文体局局长唐建成记忆犹新,“只有不到10个艺人参展,都是年画博物馆的职工,年画品种也只有民间常见的数种。”老树怎么发新芽
第一届年画节的萧条开始让绵竹人重新审视“馆藏”式的保护方式。“民间技艺脱离群众生活,哪还有生命力可言?”让绵竹年画回归民间,成为绵竹发展年画产业的第一步。
年画博物馆很快改制。年画艺人开始走出博物馆,在馆方鼓励下创办画坊,自主经营年画生意。重新接轨市场,让古老的年画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引导年画艺人创新,绵竹市还连年举办创新年画大赛、年画创新人才奖等大型比赛。绵竹年画不断与众多民俗工艺碰撞出新的火花。金丝年画、竹编年画、立体布艺年画……在这次的年画节展览上,上千个品种,上百个门类的展品令人眼花缭乱。
集传授技艺和年画创作、销售于一体的年画作坊开始日益增多,仅这次参加展示的就有27个画坊。绵竹的年画村、年画一条街也相继落成,家家有画室,户户有工匠。20多岁的年轻人也纷纷走进画坊,接过老艺人手中的画笔。“节庆经济”下的双重效应
与丰富品种相呼应的,是逐步建立起来的一条产业脉络。据了解,目前绵竹全市共有500多名直接从业人员,还有近万人从事相关行业,去年一年年画销售额就达到3000万元左右。不过,绵竹更看重年画背后的“节庆经济”效应。
随着年画产业的发展,正在被人淡忘的传统新年习俗与古老的年画一起复苏,热闹的集市、飞舞的龙灯、家家户户门前火红的对联和浓墨重彩的年画,这些川西民俗元素为绵竹打造出一张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今年,绵竹以地方人大决议的形式将农历腊月二十三确定为绵竹年画节,使之成为绵竹第一个地方性节日。闸门不会轻易开启
“为什么不把年画节办到成都去?”早在2005年,一位来绵竹市考察年画产业发展的省领导就向绵竹市委书记蒋国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但直到今年,这个绵竹人酝酿已久的愿望才得以实现。谨慎,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新兴的“民俗产业”。
“作为一个产业来说,绵竹年画只能说刚刚起步。”绵竹市文体局局长唐建成坦言,绵竹年画作为一种民间技艺,与一般产业不同,无法实现常规产业化中的流水线作业。对于外来投资,他更是抱着审慎的态度,“民俗本身很脆弱,发展产业主要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外来资本对于这种植根民间的文化是否会产生破坏作用还很难说,因此我们不会轻易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