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诺贝尔奖奖项中,德国科学家斩获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但两项殊荣似乎未给德国带来太多安慰。
路透社21日说,长期投入不足、观念陈旧,使德国科技强国光环不再。这一现象引起德国工商业人士的忧虑,他们呼吁创新机制,发掘新时代的爱因斯坦。
光环不再 报道说,作为老牌科技强国,德国向世界贡献了阿司匹林、火箭技术、量子物理学、柴油发动机等。但作为排名全球第三的经济大国,面对科技领域竞争对手,德国似乎渐从领先者转为追赶者。
忧虑之一来自大学排名。最新的世界大学百强榜上,美国高校占据多数,德国只有5所大学上榜,排名最靠前的慕尼黑大学仅排在第48位。这使德国决心投入更多资金以打造德国版“常青藤联盟”。
忧虑也来自诺贝尔奖得主数量。1901年至1931年间,德国诞生了15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0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但自1984年以来,在相同两个领域,美国籍得主人数是德国籍得主的10倍。
德国名校格廷根大学校长库尔特·冯·菲古拉说,今年两项诺贝尔奖就像给德国“吹来一阵清风”,然而“光环丧失已久,重拾需要时间”。
来自法兰克福的经济学家克劳斯·施吕费尔说:“尽管难以衡量,但一些迹象显示,德国表现不如从前。德国必须全力以赴追求突破,而创新将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才短缺 报道说,一方面,德国企业仍在为帮助德国成为世界科技“发动机”而倍感自豪。孩子们从课本上学到的也是费利克斯·霍夫曼如何发明阿司匹林,卡尔·本茨与戴姆勒·戈特利布如何创立戴姆勒-奔驰汽车股份公司。
另一方面,德国工商总会数据引发商界焦虑。截至2010年,德国中小企业将出现3万名研究人才空缺。
德国工商总会分管技术的斯特凡·维默尔斯说:“今天我们需投资于研究,用以发展和生产明天的产品。少了科学家,我们的产品难以具备竞争力。”
路透社记者马德琳·钱伯斯认为,德国出现科研智力资源不足的原因与教育观念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歪曲使用于教育领域。而此后,矫枉过正的思潮又使德国过于重视公平、平等的大众教育,忽视了对优秀个体的培养。
德国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主任斯特凡·特罗伊厄说:“平等原则适用于不少领域,但人们忘记了,在教育领域,无法把每个人都培养成诺贝尔奖得主。”
投入不足是另一主要因素。德国2005年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9%,略高于欧盟国家平均水平,低于日本。相比之下,美国用于高等教育的资金占GDP比例是德国的两倍。经费不足还造成了德国人才外流。
优势劣势 维默尔斯说,德国的优势在于科研与生产联系紧密,特别是汽车领域。
数字显示,德国对科研的投入中,大约三分之二来自工业界,远高于其他欧盟国家。这说明,德国有大量科研成果进入生产领域。
但与此同时,德国在专利申请方面成绩不佳。从数量来看,德国2000年获得5.3万项专利权,如今滑落至4.85万项左右。美国与日本则在40万项左右。
从种类来看,德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传统工业领域。相比之下,美、日等国在先进技术领域竞争力较强。
“世界在不断向前,德国在汽车、工程领域依然领先,但在一些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新领域,我们已经落后,”IFO经济研究所的卢德格尔·韦斯曼说。
为此德国科学家呼吁,以“精英”原则发展顶尖技术研究,提高德国高校教育质量,因为新的竞争要素已将世界改变。(邵馨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