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的小院里,64岁的查春九斜靠着背椅,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惬意,面前的小茶几上摆放着一沓门票。查春九告诉记者:“每一张门票,我都能给你讲一个故事!”由贫困的小山村变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这些门票见证着西递村的发展。
创业——烟盒上的第一代门票
走进黄山市黟县西递村,每一道门、每一扇窗,都浸润着浓浓的文化味。据了解,去年村里人均纯收入超过了6000元。
看着眼前的美景,谁又能想到,上世纪80年代初,西递村还没人知道什么叫旅游,他们守着那些老房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挣钱,他们烧石灰,把青山烧成了“光头山”,也让村内的河流变成了臭水沟。
那时,村里人均收入200多块钱。
一位来西递调研的教师认为西递可以利用自己独特的徽文化景观做旅游。这个建议得到了两位上海退休归来的老人的响应,他们带领大家利用农闲时间把村里的几个祠堂清理出来,又在村口搭建了一个小棚,挂起了“西递旅游接待站”的牌子。
1986年,一个日本建筑代表团来到西递参观。查春九笑着说:“当时为了接待他们,村委会的几位负责人专门定做了一套呢制服,这在我们西递,可是不小的开支啊!”这一年,西递村有了自己的第一代门票,大家将废弃的大前门牌烟盒收集起来裁成小块,在香烟盒背面用毛笔写上两角,再盖上一个村委会公章,就像食堂里的饭票一样。
“那个时候,有票没票我们都欢迎来,很多老人还当义务导游,游客饿了,我们就请他们到自己家开火。一天最多可以卖出十几张门票。”
1988年,村里关掉了石灰厂,着手恢复西递村的植被。
发展——黑白变彩的第二代门票
90年代,是西递旅游经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西递门票变化最快的时期。
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1991年,村委会将村里的标志性建筑——牌楼拍成照片送往印刷厂制成黑白底色纪念门票,票价定为5元。
1993年,黑白门票披上了“彩衣”,还盖上了税务局章,定价20元。当年,西递村的旅游门票收入超过了47万元,首次超过农副业的总产值。第二年,“西递旅游接待站”正式更名为“西递旅游服务公司”,导游的人数增加到了8人。开小酒店、卖土特产、表演民俗节目,旅游的发展让西递村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繁荣——明信片上的第三代门票
2000年以后,西递旅游服务公司从每年的纯收入中拿出50%按照人口进行分配,用于景区内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这年11月,西递村作为皖南古村落代表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2年6月18日,西递村民集聚牌楼广场,庄严地许下自发保护遗产的承诺,并向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发送了电子邮件,表达了保护遗产的决心。同样是在2002年,由税务局监制邮政局印制的西递村邮资明信片正式使用,“你看,都是咱们西递的美景,不光能做门票,还有收藏价值!”查春九递给记者一张门票,正面是西递的各大景点,并附上了古村落景点路线图。
2005年11月,西递景区的门票由55元/人提高到了80元/人,而当时的旅游景区收入已经达到1800万元。为了这次涨价,村里专门进行了大讨论,查春九还找到相关部门领导询问可行性,领导的话让他吃了定心丸:“只要你们保持好西递的环境,不愁没人来玩!”
拿起现在的门票,老人笑呵呵地说:“门票又"进步"了,电子条形码,机器一划就成。过去,我们西递村人从未走出过大山,如今,很多村民自掏腰包去香港、澳门旅游啦!”
心 声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旅游服务公司顾问 查春九
过去我们是清石板上摔乌龟,穷得叮当响,现在,我们不再想如何脱贫,而是如何更富裕!
背景链接
“十五”以来,黄山市的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接待游客累计12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4.4亿元,分别增长23.9%和37.5%。
图为查春九在展示收藏的门票。
本报记者 朱 磊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