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近日,记者在我国农业大省吉林省采访发现,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实施,农民看病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报销了,“小病拖、大病扛”现象正在农村成为历史。
农民:一年缴10元最高报销3万元“没有新农合,我活不到现在。”吉林省九台市西营城镇石人沟村农民杜海江告诉记者,他是全村“新农合的最大受益者”。作为全国首批4个新农合试点省份之一,吉林省于2003年9月起在九台市等6个县(市、区)正式启动新农合试点工作。“我们村有900多户、3500多人,当年有81%的人参合。年底,我突发急性胰腺炎,治疗花掉两万多元。没想到,给我报销了5000元。”杜海江说,第二年他看病花了3万多元,报销7000元;第三年花了近3万元,报销1.1万元。这3次住院都是按照当年的大病封顶线标准报销的。
四平市梨树县白山乡大泉眼村农民马国庆因为其母的心脏搭桥手术用去10万元,家里一下子从“富翁”变成了“负翁”。按照吉林省今年新农合大病报销封顶线标准,马国庆拿到了3万元补偿。乡镇卫生院:重现生机
推开西营城镇卫生院的大门,墙上挂着“2007年参合农民报销公示(10月份)”。该院院长李显魁说,他们对全镇参合农民报销情况一个月公示一次,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新农合基金使用透明度;二是通过个案宣传让农民真正看到参合的好处。“农民参合积极性高涨,给我们这个濒临倒闭的卫生院带来了生机。”李显魁说,2003年9月该院成为新农合定点医院,此前全院12个科室每天接诊患者20人次左右,每年总收入约为50万元,人均月工资仅有400元左右;今年预计总收入达100万元,人均月工资达900元。“此外,政府无偿给我们添置了X光机、抢救床、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使得过去做不了的诊疗项目现在能做了,方便了当地群众。”
吉林农民一年看病少花数亿元
吉林省人口2700万,其中农民占到1400多万。为了有效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吉林省将建立新农合制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截至目前,全省新农合制度覆盖面已达100%。
来自吉林省卫生厅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1月-9月,全省共有1162.46万名农民参合,占农业人口总数的82.04%。其中,有220.86万名参合农民受益,占参合农民总数的19%。全省共支付补偿资金32489.51万元,占年度筹资总额的55.79%。也就是说,今年前9个月,全省有超过220万名农民看病少花了3.2亿多元钱。
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叶成华说,为方便参合农民就医,吉林省出台了免挂号费、减20%的检查费等优惠政策;设立了门诊家庭账户,农民一年可从门诊取得价值8元钱的药品;提高住院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封顶线增加到每人每年3万元,在年终有结余时,对大病患者实施二次补助;在全国率先探索“一站式办公”“即时结算报销”等服务新模式,力争做到“在哪儿住院、在哪儿报销”“当天出院、当天报销”。
新华社记者杨步月褚晓亮(据新华社长春11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