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歌《茉莉花》诞生记
罗庆玖 张媛媛 陈荣
2003年3月21日上午,扬州市人民大厦九楼会议室内,扬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正在举行。
“赞成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扬州市市歌决定(草案)的请举手”,当主持会议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体明话音刚落,出席会议的36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全都举手,代表470万扬州人民做出了历史性的表决——
中国第一首民歌形式的市歌在扬州诞生。
《茉莉花》开香四海
伴随着泥土的芳香,飘来阵阵清芬的花香,民歌《茉莉花》,以其婉转流畅的曲调,轻盈活泼的歌词,使得无数国人为之如痴如醉,更引得无数老外为之竞折腰。如今,这朵出身民间的艺术奇葩,地位却日益显赫,已成为我国在重大外交场合或政治、文化活动中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交
接仪式,江泽民访问美国以及克林顿回访中国,中央民乐团首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新年音乐会,昆明世博会开馆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音乐会,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海APEC会议文艺演出,中国申博片……,无一不是以《茉莉花》为开场白或压轴戏。
在古城扬州,这个传唱《茉莉花》三百年的地方,这个戏曲艺术和文化与《茉莉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地方,这个《茉莉花》的故乡,一场与《茉莉花》的零距离约会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众望所归的《茉莉花》
2002年4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长篇报道《茉莉花香飘四海》,称《茉莉花》是“来自江泽民总书记家乡苏北扬州的民歌”。扬州市委书记孙志军专门对此报道作了批示,要求宣传部门加大对《茉莉花》的宣传力度,让人们从中了解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2003年1月18日,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朱加强等委员提出的“将《茉莉花》定为扬州市歌”的一号提案,引起了包括市人大常委会在内的扬州各界的广泛关注。
3月5日、13日,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将《茉莉花》确定为扬州市市歌”的议案汇报,要求处理好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3月16日下午,扬州日报和扬州晚报、青岛啤酒(扬州)有限公司在市中心文昌广场联合举办了支持将《茉莉花》定为扬州市歌的万人签名活动,众多市民热情参与,在横幅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活动现场,一位老人带着笛子赶来现场吹奏了一曲《茉莉花》,熟悉的乡音博得人们的阵阵喝彩。30米长的横幅密密麻麻的签名,为古城扬州亮出了精彩的音乐“名片”。
3月19日,为支持将《茉莉花》定为扬州市歌,江苏移动通信公司扬州分公司开展送《茉莉花》手机铃声的活动,让《茉莉花》之声响彻扬城。
3月23日,由新浪扬州制作的茉莉花专题网站正式亮相。
将《茉莉花》确定为扬州市市歌,使其与古老的银杏树、“四海无同类”的琼花一起,市歌、市树、市花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共同做大做强做响扬州地方特色品牌,成为扬州人民的共同心声。
《茉莉花》终成市歌
3月1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时,青啤扬州公司、扬州日报、扬州晚报的5位代表,将万人签名的30米长的横幅,展现在会场上时,情不自禁的掌声热烈响起。这条横幅将珍藏在市人大常委会档案室内。
审议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家鼎动情地叙起与《茉莉花》的一段缘分:六年前他率团去美国访问,晚宴上,主人请客人表演节目。其他地方的客人好象胸有成竹,他们却毫无准备。情急之下,想到了扬州民歌《茉莉花》,几个人合作凑全了歌词,合唱了一曲家乡的歌《茉莉花》。一曲唱罢,掌声不断,主人请他们再来一曲,这样,一共唱了3遍,场面感人。晚上,久久不能入睡。他完全赞同将《茉莉花》定为扬州市歌。
许多委员认为,将《茉莉花》作为市歌传唱,可以唤起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扬州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的委员认为,将《茉莉花》定为市歌立意新颖,首开选择民歌作为市歌的先河。有的委员建议,市歌不能一定了之,要做好“三个结合”:内外结合,既在扬州宣传,又向国内外广为宣传;普扬结合,既可用普通话唱,又可用扬州话来唱;虚实结合,既要引导广大市民歌唱《茉莉花》,又要广种茉莉花,使声、形、色、味融于一体,茉莉花香满扬州。
现今,470万扬州人民正满怀豪情阔步奔小康,有市歌《茉莉花》作伴,扬州人民一定会乘着歌声的翅膀,酿出像茉莉花一样芳香的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