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在郑州参加“2007光大高端经济论坛”时,认为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他说:北大本科生一年的成本是2万元,一年的学费4000元,剩下的1.6万元都是政府在补贴,这是穷人在补贴富人。
一个真正好的体制,可以收费高,但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见11月27日《郑州晚报》)
张维迎教授提出的解决方案颇有“以毒攻毒”的意味。可这个以高学费来让穷学生“上得起大学”的方法,在目前的中国可谓异想天开,脱离了国情。
如果要达到张维迎教授的目的,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有足够多的富人能够承担高学费,同时,要能保障所有贫困生都能得到足够的补贴。也就是说,中国要有足够比例的高收入群体,这个比例需要多高?比如说,在高收费面前,有50%以上的学生家庭能够轻松承担,有20%至30%的学生家庭能够勉强承受,剩下的20%至30%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补贴能够完成学业。起码应当在这样的一个比例范围内,才有高补贴的可行性。
但目前我们的国民收入水平无法承受更沉重的教育负担。资料表明,目前全国重点院校的贫困生比例超过了20%,农、林、师范类及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例更是高达35%以上。这里的贫困生指的是基本靠救济、补助等继续学业的学生,并不包括其他经济困难学生。如果真将学费提高5倍,那么,这样的学生会有多少?50%、60%还是70%甚至更多?能够交得上学费的家庭又有多少?
显然,鉴于当前的国民收入情况,应更多考虑加大“首次分配的公平”,解决低收入家庭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教育成本急剧上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学内部的非理性行为,如豪华的楼堂馆所建设。在这些方面,如果好好算一笔经济账,恐怕比如何算计学费来得实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