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26日,近2000位巴黎人为刘春兰组织静默游行。 |
前日,法国总统萨科齐结束上任后首次访华的行程,然而回国也许未必能让他轻松。他面临的抉择很多——是否要在与国内工会的“讨价还价”中让步,是否要把一系列改革措施强硬执行到底以及如何迅速改造面临危机的体制提高经济增长率。
本版从今日起推出“聚焦法国改革”报道,剖析近日法国热点事件以窥其发展脉搏和政策走向。上篇把目光对准一名中国老妇在巴黎的非正常死亡,事件诱因是法国移民政策的陡然收紧。
这是萨科齐上任以来在退休体制改革之外的另一“大动作”,同样争议巨大。本报记者联动身在法国的特约记者,对事件背后法国乃至欧洲国家收紧移民政策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
文/图本报记者邱瑞贤特约记者张艾弓
辽宁抚顺,25岁的张宇虓回国不到一周。两年前,母亲刘春兰满怀希望离家远走法国,今日回来的是一个冰冷的骨灰盒。
2005年,抚顺妇女刘春兰为了想挣钱给儿子筹备一个体面的婚礼,只身前往巴黎。两年里这名东北妇女的全部收入都用于偿付路费借款。在她坠楼身亡的时候,债款才刚刚还清。
一次有去无回的旅途
9月20日是刘春兰黑色的一天,51岁的她刚搬到巴黎第十区维莱特大道的简陋住所不过3周。傍晚,猝然听到有警察上门,怕被遣送回国的她急不择路从厨房窗户跳下。
刘春兰的住处在长长的甬道尽头,不过2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3张双层床挤在一起。她住靠门的上层,因是男女混住,用床单搭成的屏风还半拉着。
小房间里的6名住户全部来自中国东北地区,因为发生刘春兰事件,5人中有3人已搬走,1人被警方带走。事发时,当地警察登门调查的是另一位男住户,但刘春兰情急之中跑向厨房,无处躲藏而选择从窗户跳下。虽只是一楼,可是她被底层商铺的雨挡碰了一下,头部落地,翌日不治身亡。
在当地人眼里,这名中国妇女的死亡非常令人震撼,对警方连月来不遗余力驱逐无证移民的不满和对死者的同情一起被引燃。刘春兰死去仅两日,法国教育无国界组织RESF就来到她的坠楼处举行哀悼和抗议行动,有近1000人参加。
在当地华人社团的呼吁下,事件进一步升级。10月6日下午,一场浩大的静默游行从巴士底广场到共和国广场,最后到达美丽城这位不幸华妇生前居所和事发所在地,近2000华人及法国各界人士秉烛参加。
在游行中,当地汇集协会的志愿者们向大家散发以中法双语印刷的宣传单,上面写着:“现在的法国,更多警察出现在华人街区。亚裔移民和其他各国移民越来越感到不安,特别是在巴黎。我们很难把这种恐怖和一个以自由、民主、平等精神为国家灵魂的发达国家、成熟社会联系在一起。”游行队伍以静默表示抗议,一路上不断有法国人加入。
游行队伍中有几位是刘春兰生前的朋友。他们说,刘春兰来法前在中国辽宁省抚顺市一家百货大楼做售货员,因公司不景气而下岗失业,后与丈夫离婚。到法国后她每日奔波于巴黎市内和郊外之间做保姆,拼命的目的很单纯——赚多些钱为留在国内的儿子娶媳妇。
儿子姐姐辗转赴法接骨灰
在当地民间团体的帮助下,10月31日,25岁的张宇虓第一次抵达巴黎,就住在母亲生前的床铺上。路费是巴黎汇集协会的会员们凑的。
在刘春兰生前的狭小房间里,亲人们想不到她在法国的生存条件如此恶劣。张宇虓说妈妈生前一般每周要给他打一至两次电话,他常问妈妈在法国生活如何,妈妈总是说挺好。“她两年前曾借了别人7万余元到法国,今年才刚刚还清,再往后就可攒些钱了。所以她一听到警察来就十分紧张,因为太希望能留在法国多赚些钱了。”话语中带着哽咽。
为了等候故乡的亲人前来以及当地人的强烈呼吁,刘春兰的遗体一直没有人敢动。她在巴黎法医学院冰冷的停尸间停留了一个多月。11月9日,在其亲人及巴黎各界400多人的陪伴下,她才在贝尔拉雪兹公墓走完异国他乡的最后一程。
巴黎市第一副市长、社会党籍的伊达尔戈,分管移民融入的副市长布尔卡及中国驻法使馆领事部主任施月根等都出席了火化仪式。
伊达尔戈说,今年以来巴黎警方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驱逐配额”,肆意在学校、路边、居所周边围捕外籍无证人士,刘春兰这样的悲剧让她感到羞耻。施月根也呼吁巴黎有关部门应从两国关系的大局出发,善待在法国守法、勤奋工作的中国公民。
11月16日,刘春兰的骨灰在儿子张宇虓、三姐刘冬兰和弟媳陈建云的陪伴下,启程返回了中国东北老家。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