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 |
|
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 |
2007年11月29日,考古人员在浙江杭州宣布,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其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
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
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约40-60米,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国家文物局曾明确提出,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表示,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这是继20世纪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责任编辑:赵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