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开始实行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体系,住房市场有效供给的放大又多了一份强有力的保险。在有效供给增加可期的情况下,政府更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存量房的进一步释放,双管齐下缓解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
供不应求一直是房价上涨的强硬理由,但在一些专家看来,事实并不如开发商嘴里说的、新闻纸上写的那般,更多的是开发商、房产投资者们谋私利的幌子。其一,为追求更大利益空间,开发商一般倾向于开发高端、大户型楼盘,这造成了与大部分居民购买能力相适应的中低价住宅的稀缺,使得住房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其二,不少境内外投资者或投机者的“煽风点火”,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不应求矛盾。其三,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大势下,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强烈,开发商捂盘、投资者惜售以坐地升值的现象比较普遍。
针对前者,政府通过大力完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探索限价房形式,并从土地、财政、信贷等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可以预期,有效供给的增加和住房结构性矛盾的缓解大有希望。但对于后两者,我们期待看到更加完善、更加严厉的措施来抑制囤房、炒房现象。
业内对此类政策期望最大的是物业税。财政部官员也在多个场合表示,将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加快物业税实转试点研究。不少业内专家认为,物业税的推出应密切联系我国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的实际情况,使之真正发挥房地产市场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其次,继续加大房产交易环节的税负也是不少专家的主张,但争议颇大。去年以来,不少城市存量房交易开始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但一年多来,抑制炒房的效果并不明显。由此,一些专家主张继续加重税负,他们的理由是即使不征税,炒房者也一定会将房价抬到市场能接受的极限,与其如此,不如通过加税来降低投机活动的预期利润。但反对者认为,应减免流通环节税负以增加存量房市场上的房源供给量,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保障性住房未上市前的市场供给空白。
再则,完善住房销售制度和规范销售秩序同样为广大购房人所期待。目前,开发商捂盘囤房的手法花样百出:或采取“挤牙膏”式的销售方法,同一楼盘分批开盘、分批拿证,放缓销售计划;或故意延缓工程项目的进度;或无理由地提高售价,吓退购房人,变相囤房。对此,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秩序检查和整顿,就一般性的房地产开发进程制定规范性文件,以建立捂盘囤房的识别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此类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建立此类违规开发商的市场退出机制。(费杨生)
土地出让净收益至少10%用于廉租房建设 廉租房单套建筑面积须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连续半年不自住将收回 在国家九部门联合发布《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之后,昨日(27日),财政部对其出台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财政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06年,各地账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约有80亿元,这部分资金将全部用于廉租住房保障。
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以来,中央和各地关于“廉租房”的政策不断出炉。11月26日,建设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办法对廉租住房申请程序、申请条件、房屋租金标准及如何确定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日前,《广州市城市廉租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获原则通过,进一步确定了广州廉租房套型面积标准等指标。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