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沟村是洛阳市老城区的一个山区村,坐落在邙山脚下一条长约1500米、深达30米的山沟里。这里曾是汉唐时期为修建皇宫烧制砖瓦的穷苦工匠及家属居住的地方,后来成了流民逃荒避难的住所。
曾几何时,近千名烧沟村村民栖居在阴暗潮湿的土窑洞中。
周围杂草丛生,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人称洛阳“龙须沟”。由于全村只有几百亩坡旱薄地,许多人只能靠租种外村土地生活,一半以上村民靠着做豆腐、生豆芽养家糊口。当地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肩扛半棵树(扁担),昼夜磨豆腐。人穷风水差,自古不会发。男人打光棍,女人不好嫁。”
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让烧沟村彻底变了新颜。如今,一个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烧沟生机勃勃,荒沟里创造出了工业富农奇迹。致富
一个“穷”字,曾经是烧沟的全部。25年前,烧沟村欠下巨债,家家户户揭不开锅。村里5名党员为那些用豆腐渣糊口的村民流泪之余,找到闻名乡里的种苹果能手郭中奎。
郭中奎受命于危难,毅然出山,筹划出带领村民治穷致富的“隆中对”———“依靠地处市郊的区位优势,发展乡镇企业,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
随后,当选为党支部书记的郭中奎带头集资,办起环球皮鞋厂。当年,工厂实现产值10万元,盈利8000元。群众分了红,吃了定心丸。3年下来,工厂年产值达到700万元,吸收全村200多个劳动力就业,家家过上温饱日子。
一片崭新的天地,就这样在曾经贫穷的人们眼前打开。随着钢木家具厂、油漆厂、石墨厂、肉联厂相继建成投产,洛阳市第一家村级经济实体———洛阳市环球实业总公司也应运而生,郭中奎出任总经理。紧接着,纺织厂、针织厂、漂染厂、内衣服装厂、多色印花厂纷纷上马,烧沟成了豫西第一个亿元村。
在带领村民大办乡镇企业的同时,烧沟紧锣密鼓地开始建设新村。郭中奎请来规划人员进行长远设计规划,建起了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二层居民楼。
走出阴暗潮湿的地窖,村民们搬进明亮舒适的独家宅院,家家用上了自来水、程控电话、闭路电视、液化器灶等现代生活设施。村里还在大沟底建成了洪水排水管道,用拖拉机把荒沟、土窑洞推平填平,修成了村中主干大道,过上小康生活。
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郭中奎名声显赫,不仅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还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眼界宽了,他的志向更为远大,引领环球公司开始二次创业,上马高科技的汽车轮胎模具项目。
当时,汽车轮胎模具在国内尚属空白。郭中奎招聘了数十名科技和管理人才,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全套模具生产线,建设起一个占地2.9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全钢活络模具厂,产品销售遍及上海、江苏、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区,年产值达两亿多元。
如今,烧沟彻底摘掉了贫穷的帽子,走上工业富农的振兴之路。环球公司发展成为拥有3个分公司的现代化企业,年总产值4.9亿多元。
廉洁
为了改变烧沟落后面貌,年近七旬的郭中奎全部身心扑在工作上,早已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他不喝酒、不抽烟、不跳舞、不陪人吃饭,常常匆匆吃碗面条就回到车间。从市场发育到产品技术性能,他总能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
身为一家拥有数亿元资产公司的掌门人,郭中奎始终保持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本色。18年来,他始终坚持自己提出的“约法三章”———不吃请,不请吃;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权;不收受礼品,不行贿受贿。直到如今,他的住宅还是很一般。“立业报国,追求人生最高价值,改变穷村,永远保持清正廉洁”,始终是这位创业不止的企业家所坚持的座右铭。
郭中奎出差开会,常常不带随员,能乘火车的不坐飞机,能当天赶回的决不住宿,碰到饭点就在街上随便吃碗牛肉泡馍,尽量节约每一分钱。香港“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成就奖颁奖时,22名获奖者中,只有郭中奎只身前往,没有秘书、医生、随从的簇拥,赢得了香港接待部门的更多敬重。
郭中奎从不到群众家吃喝,对公司里的干部也提出了同样要求。一次,有一位公司干部被村民硬拽着去喝喜酒,被毫不留情地给予罚款处理。从此,烧沟村再也没有出现干部去群众家吃喝的现象。
组织企业营销和订购设备时,外商送来上百万元的好处费,郭中奎婉言谢绝。老伴一道外出,所有的费用一律自付。公司员工为家里整修门窗,郭中奎把工钱分文不少地交上来。然而,在制定收入标准的时候,他却坚持把自己的工资定为企业厂长平均工资的基数,比有些厂长的收入还要少,被河南有关领导赞誉为“红色企业家”。
幸福
现在,除了几十位从事个体工商业的“小老板”外,烧沟村的村民都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人均年收入7200元。他们和城里人一样上下班,一样有各种节假日。
烧沟村成立了工会组织,组织工人学习科学文化、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组织外出参观旅游,还为青工牵线搭桥使50多对男女青年喜结良缘。
形形色色的城市化社区服务设施相继建立起来,“成人夜校”、职工子弟小学、幼儿园和卫生所应有尽有。最近,面积17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落成,男女老少在这里唱歌、唱戏、跳舞、健身,其乐融融。老年活动中心更是老年人读报、娱乐的好去处,老人们连声感叹:“村里对我的照顾,比我儿子还要周到。”
如今,烧沟村42条街巷全部实现硬化、美化和亮化,村民们自家的小轿车、摩托车和电动车,都能直接开进自己的院子里。村里的公共场所里,3座水冲式公厕白瓷砖贴墙铺地,还特别为老人和残疾人设置了座便位,十分方便卫生。2006年,烧沟村投资55万元修建了长600米、宽15米的烧沟西路大道,直接与洛阳市区连成了一体,融入了城市市区。
今天的烧沟,已经由洛阳治安最差村一跃成为社会治安最好、文明程度较高的先进村,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当地流传起了一条新的顺口溜:“烧沟大变样,楼新百业旺。机器沙沙响,书声震北邙。花红草坪绿,疑是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