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升级的“飞地”之路
特约记者 黎凌浩 发自广东
近来,在距珠三角腹地100到300公里的环形辐射带上,出现了这样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地”——它们虽地处粤北山区或东西两翼,地理位置上与珠三角没有任何关系,但这里的企业从珠三角搬迁来,园区的经营管理和招商一般由珠三角方面的人主持,产业园每年产生的工业产值和税收,要与珠三角各地市平分……这里有人称为工业园,有人称为“产业转移园区”,更多人称它们是珠三角环形辐射带上的“飞地”。
而企业在甲地,但产值、税收仍然算到乙地、丙地的头上,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它的存在,必有它存在的道理。
一方面,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度聚集,空间、资源、人口、环境都难以为继,亟须通过产业转移腾出空间,以促进产业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有着令人羡慕的用地指标、电力负荷、环境容量和更加廉价的劳动力。
但是,当前的“产业转移”要做到既符合经济学原则、又适应实际国情,绝非一件易事。“飞地”,也许就是一种承载着各利益方诸多诉求的“中国式产业转移模式”。
而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很现实地引领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渗透,就像当年他们从香港、从台湾、从东南亚,来到珠三角驻足。
“微不足道”的增幅回落
“企业呈规模外迁是在动摇深圳的根基!”近日,一篇关于深圳工业企业成规模外迁的媒体报道又挑起了各方敏感的神经。但事实上,这事并不新鲜。
据深圳贸工局牵头展开的一项企业外迁调查表明,早在2006年6月,9家工业企业已经或计划外迁。到今年6月,仅罗湖、南山、宝安和龙岗四区,已经计划外迁的企业多达522家,其中已经外迁的499家。而企业外迁对深圳工业增速的影响在2%左右。
在引发外迁的各种原因中,工业用地短缺是最主要的。深圳土地面积只有1953平方公里,可供使用的建设用地只有900多平方公里,但现在已开发近700平方公里。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用不了几年深圳将无地可用。企业外迁,成为部分用地量大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得已的选择。
无独有偶,珠三角另一个工业大市中山市则同样忧心忡忡。到今年连续5年,每年有1000多家有科技含量、有规模效益的企业落户中山,但中山却为找不到足够的地块和用地指标去安置这些企业而大伤脑筋。
作为地方经济管理者,一方面中山经济管理部门非常希望那些占地千亩、员工数万但税收贡献一点点的制鞋厂、制衣厂能够搬出去,腾出地方给这些有科技含量、有规模效益和丰厚利税的企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担心,走一个企业少一块产值,稍有松懈,中山在广东“老五”的位置可能就会被发展势头更加迅猛的“老七”惠州撵上,现在算起来,也许这些企业还“一个都不能少”。
而499家企业在深圳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2005年以来,深圳新登记注册企业11万余家(其中今年上半年就有2万余家),同期约4万家企业吊销营业执照和注销工商登记;而今年1到9月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82.28亿元,增长15.2%,增幅较去年回落了2%;而在一些中低产业外迁过程中,企业把总部、研发中心放在深圳,生产部门外迁,如此这般,这499家企业和2%的增加值增幅回落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此外,近年来内地到珠三角“招商引资”的队伍是一串接一串,开列的条件不可谓不优惠。可是让他们纳闷的是,让一家沿海大型劳动力密集企业到内地怎么就这样难?即使土地白送、税收全免,这些企业还是宁愿窝在珠三角也不愿到内地发展。
对于深圳一年499家企业外迁,内地招商团们认为这太少了,499家企业当中有规模的企业不多,而且大部分在珠三角区域流转,真正能够走出珠三角、走出广东到内地发展的企业少之又少。
“飞地”后的产业升级
在距珠三角腹地约250公里的阳西县,台商陈士传的新厂房开始投入使用,与周边数十家来自中山的企业一道,成为中山火炬产业园在阳西县“飞地”的第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企业。
而过去,他们全部在中山市经营服装、制鞋、玩具、电子等产品的出口加工业务。陈士传的富利来公司一年服装、服饰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现在在阳西,他的生产能力是过去的3倍。
离开珠三角后,陈士传最大的感受是,过去“招工难”和“用电难”等困扰,现在在新的地方都迎刃而解了,而且劳动力成本、水电成本都有较大幅度下降;而在中山市,则利用腾出来的厂房设备与一家日本企业合资,研发生产汽车核心零部件和精密仪器,市场极为看好。
产业转入地阳西县县委书记李孔流则说,按照现有规划,与中山合作建设“飞地”占地1.1万亩,按照双方协议,中山方面负责园区建设投入与日常经营管理,阳西县负责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产业园每年产生的工业产值和税收,中山和阳西平分。
李孔流说,“飞地”模式对双方的利益和诉求都有充分保障,这样的合作对双方来说是一件双赢的大好事,中山获得了工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还能收获税收和工业产值,阳西获得了渴望已久的拳头产业。他们预计该“飞地”8年内将为阳西带来年工业产值300亿,为当地提供直接就业岗位8万个,阳西将一举摘掉落后的帽子。
在“飞地”承接劳动力密集产业转移的时候,有人也极力反思“珠三角模式”的得失,避免走珠三角曾经走过的弯路。
河源产业转移园负责人赖泽华认为,以“飞地”的模式建设产业转移园,本身就能促进进园企业走集约式发展模式,避免重复当年珠三角一些地区“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情形;而河源在承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企业有明确取舍,目前他们从深圳和东莞等地引进了5家手机生产企业和6家手机零部件配套企业进入产业转移园,并为此建设手机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现在在河源山区,一个起点颇高的手机产业集群渐具雏形,到2010年,这里将实现年产值450亿元、年税收18亿元,等于重新建了一个河源市。
对此,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说,面对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发向外寻求发展空间的趋势,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并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建设18个省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园,总规划面积15万亩,年产值可达2600亿元,年可实现利税150亿元。此外,各地市、县(区)或镇所建设的产业转移园区上百个,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把民间自发的产业转移,提升为由政府引导、适应市场规律的产业有序转移。
更重要的是,这些政府主导的上百块“飞地”,基本分布在距珠三角腹地100~300公里环形带上,形成特征明显的珠三角产业转移带,有意无意造就了珠三角第一层产业辐射波。
何时飞进泛珠三角?
今年6月,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广东经贸代表团因其带来大批货真价实的经贸合作项目受到各方瞩目。其中,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省会城市合作论坛上的发言掷地有声。他说,在前三届泛珠经贸洽谈会上,广州所签订的147项合作项目已全部履约,涉及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服务贸易、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环保、劳务等领域,合作总金额达340.56亿元;本次经贸洽谈会又签订了150多亿元的合作项目,也将一如既往。
但在会议间隙,有记者问张广宁市长,泛珠三角其它省区都把眼睛盯在珠三角,盯在产业转移上,几乎每个省区都表示愿意当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地,为什么张市长对“产业转移”一事只字未提?张广宁笑着说,还没到时间,还没有这方面的机制,这需要九省区坐下来好好研究。
换句话来说,让广州市无偿动员大批劳动力密集企业离开广州,分赴泛珠三角各省区,广州还未能接受。
毫无疑问,在近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广州是最成功的。短短数年时间,广州从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实现了以汽车工业、装备工业及临港大工业为主骨架的发展升级,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了重化阶段与信息化阶段并举,并成功地避免了“高科技”产业“劳动力密集型”化,切实为接下来的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预留了空间。
但同时广州也正为它的调整和转型支付成本。正处在调整过程中的工业体系尚没有完全发挥到最大值,而一些从前可以充“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头不再,广州的工业产值被深圳拉开距离,被苏州赶超。在这样的局面下,动员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离开广州,就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总体上来说,中国式产业转移依然需要政府推动,而政府推动的动力,则源自利益的平衡。
而如果泛珠三角九省区能够面对现实,在制度上能够切实创新,以“飞地”模式引导产业转移,珠三角第二层产业辐射波将有可能提前覆盖整个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届时泛珠三角九省两区将形成完整、开放且密不可分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