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良(右)与俄罗斯汉学家司有礼(左)已经有29年的交情了。盛世良/供图 |
古巴列娃(中间举杯者)与家人在一起。古巴列娃/供图 |
“塔瓦里希”(同志)和“哈拉少”(好)……这些久违的问候,如今承载着上世纪50年代“全民学俄语”的热情,重新回到中国,唤起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在那个久违年代浓浓的俄罗斯情。
而随着“世界俄语年”系列活动在中国的开展,更多的中国人发现北方的“俄罗斯熊”原来是如此可爱
俄语走上复兴之路
鉴于国家年取得的巨大效果,俄罗斯计划在2009年启动“中国俄语年”,以进一步拉近两国民众的亲近感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梁辉、赵嘉麟发自北京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或许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印象。
“跟中国一样,现在的俄罗斯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俄罗斯并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几首歌曲上。”马尔古拉夫先生是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他汉语的流利程度让人吃惊。日前,他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认为,中国人对俄罗斯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但现在的俄罗斯已今非昔比。
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国家年”取得巨大成功后,俄罗斯更加坚定了让更多的中国人重新发现俄罗斯的想法,在中国举办俄语年也正是基于此。马尔古拉夫先生说,2009年在中国启动俄语年已经进入计划阶段,该活动将进一步拉近两国人们的亲近感。
让中国人重新发现俄罗斯
“全民学俄语”是上世纪50年代俄语风靡中国一时的写照。俄语归来,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无疑是一句久违的问候,唤起的是他们心中那段浓浓的俄罗斯情结,“塔瓦里希”(同志)和“哈拉少”(好)……这些熟悉的记忆片断,在俄语活动的连接作用下,渐渐在脑海里显得清晰。正是出于这样的意义,在今年3月“世界俄语年”在中国启动时,俄罗斯总统夫人还亲自发来贺电。
“政热经冷”“上热下冷”是描绘中俄关系的常用词。但是,在相互举办“国家年”后,这一局面正发生惊人的变化。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东亚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卢金介绍,中俄两国调查机构的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后,中国对俄罗斯的好感度增加了20%;同样,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之后,中国一跃成为俄罗斯人们心中的最友好国家。
俄罗斯今非昔比,正如中国亦非过去的中国,双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没来得及体会,变化就已经发生了。”马尔古拉夫先生如是感叹。然而,相对于这种快速的变化,两国民众之间的认识却更多地停留在过去。“国家年”无疑大大推动了两国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识,双方民众都惊呼:“我们重新发现了对方。”
中国前驻苏联大使李凤林说,加强民间交流与了解,“国家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这仅仅是个开头,只有民间关系的不断升温,两国友好关系才会有巩固的基础。举办“俄语年”无疑正肩负着这样的使命。
俄罗斯要重振俄语声威
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都是俄罗斯大文豪,他们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世界一代人。俄语也曾经依托苏联超级大国的光环而风靡半个世界,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里,俄语都是占压倒性优势的第一外语,俄罗斯歌曲、俄罗斯电影、甚至俄罗斯民族服装……都让很多人曾经为之倾倒。但在苏联解体后,俄语的地位一落千丈,世界上学习俄语的人更是一年比一年少。一个有趣的现象很能说明问题:在一些旅游景点,引导俄罗斯旅行团的大多往往是白发苍苍的老年导游,因为缺少年轻俄语导游,“老俄语人”不得不出来干年轻人的活。
“俄语正处于危机之中。”俄罗斯国内媒体如是评述,在世界上最多人掌握的语言中,俄语已经沦落到第四位,落后于英语、汉语和西班牙语。另外,因为俄罗斯国内人口每年70万的负增长,导致说俄语的人数日益减少。“复兴俄语迫在眉睫。”
正是基于俄语的“内忧外患”,俄罗斯政府希望尽快恢复俄语的昔日荣光。2006年底,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宣布2007年为“世界俄语年”,在数十个国家举办各种俄语活动,让俄罗斯语言、文学、电影、民俗走出国门,让更多国家的人们认识和了解俄罗斯,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俄语的热潮,重振俄语声威。
俄语热升温不是虚火
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学俄语热潮并非遥不可及。如今,在东欧地区,如果不会俄语,可能很难在公司谋得一个好职位;在独联体地区,把俄语重新列为官方语言的呼声越来越大;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俄语报纸、广播以及电视节目也已不是新鲜事。
随着中俄两国经贸往来的增多,冷门的俄语专业日渐升温。目前,中国有近60所高校开设了俄语专业,在校学生约8000人,北京、上海和黑龙江还设立了全国性的俄语中心。而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于2006年已达2.5万人,远远超过了中苏友好时期的规模。
“我相信中国未来的‘俄语热’还会持续下去,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兴趣和热情不会减弱。”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史铁强如是评价俄语归来。
延伸阅读:俄语归来 语言是外交的第一章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