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第二届诗歌节在珠海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评论家济济一堂,进行采风创作、诗歌研讨、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在我国诗歌衰微、《诗刊》都不景气的今天,一个省还能坚持举办诗歌节实在是难能可贵。
综观中国文学史,一个政治开明或经济繁荣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唐诗宋词元曲的兴衰就是证明。
而且,外国文学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应该说,当今中国社会的繁荣是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相比的。然而,我们的纯文学市场却日渐凋敝,纯文学刊物几乎都在负债经营,抒情言志、短小精悍的诗歌更没有市场。参加此次诗歌节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评论家谢冕说,目前这个时代的情况是中国诗歌史上前所未有的,“但是慎言繁荣”。因为,现在不仅诗歌的数量说不上繁荣,更主要的是近些年来能留在记忆里的诗歌也不多。为什么经济社会繁荣,我们的诗歌却越来越走下坡路呢?
有人分析说,在社会转型期,诗人普遍有一种失重感,因为他们曾经在政治化的环境里获得了夸张的重要性,但在技术官僚、消费文化和经济专家的时代里,突然被甩出了舞台中心。他们尴尬,他们无奈,他们没有了诗的灵感。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今的人们拜金不拜诗。在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人们更喜欢搞怪搞笑的东西,甚至是垃圾文化也有市场,而空灵的诗歌往往“找不到北”。正如曾经在《诗刊》工作了16年的唐晓渡的感慨:当诗歌回归本位后,却遭遇了如此的困境———“一个审丑成为时尚的时代,一个污秽成为时尚的时代,一个美丽和智慧成为垃圾的时代。”
诗歌需要静心才能聆听,除去尘世的浮躁,回归生命的本源,这是诗歌的魅力。然而,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艺术失去了宁静,诗人也没有了创作灵感。即使在报刊上还能看到诗歌,但也多是具有诗歌的形式,没有诗歌的空灵,多是硬上高楼强说愁式的诗。老诗人大多不再写了,或写得很少了,小一辈的还没有成“气候”,一些成功人士的附庸风雅,实在难以使诗歌繁荣起来。而且,就诗歌的内容来说,感动时代的诗歌几乎看不到,有些诗完全是无病呻吟。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现在的诗歌难以与大众取得精神对接”。现在的诗歌远离现实,远离底层人民的疾苦。当诗歌远离现实远离人民时,诗歌想繁荣都不可能。
在一个最该有诗的时代,诗歌寂寞无声,这是一个时代的尴尬,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有一位资深的媒体人士说:“在这样一个金钱裹胁着欲望的粗俗的年代里,仍然谈论诗歌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但是,这是一个应该有诗的时代。尽管这个时代,还有腐败,还有无良,还有无诗的表现,然而这个时代有着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没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这就是诗,而且是震撼人心回肠荡气的诗。写在天地间的诗,却没有诗人写在纸上,不能发表传播,这才是真正的尴尬真正的悲哀啊。诗歌何时再耀星空?我们期待着诗人的积极作为,更期待社会的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