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后剧场依然乱哄哄文明观演离我们有多远
据人民日报前不久,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话剧《我在天堂等你》在武汉艺术学校实验剧场上演,吸引了兴致勃勃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可是过了开幕时间后,剧场里依然乱哄哄的,演出不得不推迟了大约10分钟。
演出开始后,摸黑找座位的迟到观众还是接连不断。
———这类事我们也质问好多年了,现在甚至有人担心以后在国家大剧院看戏也这么着吗?那不是就太不像话了吗?其实,这事“痛心疾首”这么多年没啥起色,我想还是因为咱们的剧院文化和西方有很大不同。西方人看歌剧要穿正装,讲究剧场安静。我们自古看戏对服装举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倒是喜欢剧场里热热闹闹飞着毛巾的、叫着好的,既然如此,观众这么个表现是不是因为缺着接受西方剧院文化这一段呢?
留住城市的文脉渐成共识古建保护呼唤“理性回归”
据中国新闻社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城市建设掀起旧城改造热潮,不少地方甚至把残存的历史建筑拆平,再按原样“克隆”重建,还有一大批历史街区和古建筑被夷为平地。进入21世纪,历史古城的保护和开发成为各城市建设规划的最重要内容,留住城市的历史文脉渐成共识。
———建筑承载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全世界共识,也应是一个基本常识。然而,这些年用新城展示成就、攀比成就的思路,使城市文脉遭遇毁灭性的破坏。前有发达国家老城保护的做法明示,后有文化学者和建筑学家的劝阻告诫,为何我们一定要付出代价才能“有所认识”?而且比较可惜的是,大部分毁掉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是不可以恢复的。于是,我们只能看到现代高楼缝隙间一些再造的“古城盆栽”式建筑,可是,糟糕的是这些盆栽是没有能力承载历史文化的。
从讲座节目中获得娱乐专家疾呼文化节目面临瓶颈
据江南时报“文化节目面临发展瓶颈!”近日众多学者提出,《文化中国》、《百家讲坛》等文化节目即将面临发展瓶颈,此类节目说完历史说什么?继续发展需要突破,不仅内容要对观众有所引导,形式也需要更新。
———前一阵古装剧盛行,看得多了就想知道历史上这些事的来龙去脉。明眼人都清楚,看《百家讲坛》的大多是那拨看古装剧的观众,他们是来《百家讲坛》“恶补”常识的。可惜国内电视人好像都有这么个毛病,什么一叫好,就往死里做,再搭上易中天一火,弄得一大批学者都扑过来,也想火速出名,眼瞅这口饭就要腻死人了。其实,文化节目弄点娱乐也没什么,只是多开发点品种才能办得长久。
国学仿佛成了“万金油”拒绝实用主义当务之急
据人民日报当前,国学仿佛成了“万金油”,各行各业热衷从国学中寻找对工商管理、金融、经济、公关等等有用的技巧和方法。但是用国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方式是用实用主义态度去对待国学,不利于国学在人民群众中发挥积极的文化精神作用。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的重要性必然显现,没有文化的支持,经济显然很难有更大的起色。现在搬出国学是好事,可是,怎样对待国学似乎还没弄明白。现在的国学热让人感到当今的国学似乎承载着两种作用,一是解决经济难题的词典,二是招揽生意的招牌。而我看这两样都不是国学的本意,我们该怎样运用国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性话题,如果弄不明白又用不好,效果不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