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群被解救来的鸟在新建成的饲养笼内等待被放生。本报记者方谦华摄 |
鸟满为患
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笼舍区今年已扩建10倍,无奈病鸟太多
本报讯 (记者 杨晓红 通讯员 李涛)空中是不时低飞盘旋的灰色海鸥,木桩上站着不停扇动翅膀的鸬鹚,地上则是一群群黑色水鸟,将新扩建的近千平方米野生动物救助笼舍区挤得满满当当。近日,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入住鸟满为患的情形下,将考虑对部分已康复的鸟类提前放生。
伤病鸟类入住密度超一倍
今年初,位于天河龙洞的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开始对园区进行全面改扩建。
12月4日,在水禽区,只见仅一个近百平方米的笼舍内,就生活着300多只黑水鸡。每见有人来,这些黑乎乎的水鸟便纷纷向四处铁丝网墙上乱撞。“由于水鸟的密度太高,它们受惊时很容易受伤或撞死”,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平时除了饲养员喂食外,其他人并不会在笼区附近出现,以免惊扰了正在这里接受救护的野生禽鸟。隔壁的海鸥和鸬鹚养殖区也同样拥挤得很。据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估计,目前该中心收治禽鸟的密度比正常情况至少超过一倍。
不鼓励市民进行宠物寄养
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表示,鉴于年前救护中心禽鸟笼舍区相当紧张,不排除对一些体质状况恢复良好的禽鸟提前进行野外放生,尤其是野鸭、黑水鸡等经成功救护后的本地物种。
目前,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野生动物一年的接收总量可达到10万只(头),其中活体2万只(头)左右,年救护能力也由以前的1万-2万只(头),提高到了3万-5万只(头)。但同时,救护中心表示,在目前条件下,不鼓励市民将宠物寄养或者送到救护中心来疗治,因为该中心当前主要还是承担为野生动物进行救护并放生以及负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两大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