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来到广东,与广东省政府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主办节能降耗与新型工业化高层论坛。昨日,多位国内重量级的院士、专家按照节能降耗、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三大主题,就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等专题展开研讨。
副省长佟星、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傅志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出席并致辞。
节能降耗工作不容乐观
据佟星介绍,未来五至十五年,将是广东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我省重点发展的钢铁、石油加工、电力、选纸等产业均是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其产值能耗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26倍、2.89倍、2.56倍和2.15倍。“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建设钢铁、石化、能源、装备制造等重化重点项目34项,计划投资约4810亿元。这些重化项目的投产势必明显拉高全省的能耗水平。因此,广东的节能降耗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不止广东,全国面临的能源形势都不容乐观。“按照各方预测,到2020年间我国平均GDP增速应保持在8%的水平,如果仍然维持目前的高能耗扩张,到时能耗将是现在的翻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说,“今后20年,预计不少高能耗产业会进入低速增长期,增速将从目前的10%下降至2%。”
周大地说,“全国能源供需平衡仍然十分脆弱,最近广东又闹起油荒,反映出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谁该为节能降耗埋单
当前,在推进节能工作中较多采用行政性手段。对此,张玉台认为:“在行政管理体制框架内通过行政性手段将节能目标责任落实到地方政府是必须的,但行政性手段对于非国有企业和公众,难以取得期望的效果。能源的使用者能否自觉节能,是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关键,而决定能源使用者行为的关键因素是能源产品的价格。”
“世界经济仍然处于石油时代和化石燃料能源时代,在现代技术路线上,石油和煤炭仍然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如果节能降耗必须付出更多成本,那么,谁为节能降耗付费?”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说。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刘焕彬也持这一观点,“我们都知道能源形势很严峻,节能的关键在于落实。如果单靠市场推动,那么企业的节能动力在哪里?企业投入一大笔钱进行技术改造,必然要考虑它的经济效益。这方面广东已经在做了,给节能企业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政府要让企业做节能工作有利可图,而不仅仅讲社会责任。”
抓紧完善燃油税改革
“正是因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投入成本高、投资风险大,节能减排产品(设备)面临市场推广障碍,这些因素决定了政府利用财税政策工具弥补市场不足、引导和推动节能减排的必要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志华说。
张玉台则概括为“以经济手段为基础,法律手段做保证,行政手段作用于政府”。他说,以能源价格和税收政策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励社会全体成员自觉节能的基本政策。
“当前我国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刺激了对资源和要素的过度消耗,需要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法律手段则起到规范各类主体的作用,对所有的相关者将产生有效的影响。”
傅志华还透露,将抓紧完善燃油税改革方案并择机实施,此外,环保税、能源税都是近期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政策措施。
专题撰文:记者 谢思佳 见习记者 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