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春晚”正被热炒之时,搜狐文化频道推出《小品艺术为何到了穷途窘境》的专题探讨时下的文化现象:小品遭遇了危机。
小品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已有20多年的辉煌历史。然而,近期的许多小品中掺杂了一些粗俗、乏味的内容,令人看而生厌。
一些小品不再是让观众从中“品”出幽默来,而是靠表演者装傻充愣之类的拙劣表演让观众硬笑,甚至是靠笑星的大呼小叫来“勒索”观众的掌声。
首先,一些小品只保留了搞笑的形式,缺乏搞笑的深刻内容,只是靠“忽悠”、语言游戏来维持喜剧效果。真正的喜剧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捕捉和提炼幽默的元素。无论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还是我国古代民间幽默文学如《笑林广记》,都是深入生活、对生活有所指涉的。阿里斯托芬嘲讽当时智者们的无聊诡辩、雅典城市的寄生生活,把喜剧的灵魂寄于对丑陋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讽刺中。《笑林广记》的幽默效果则来自对马屁小人的嘲讽、对昏庸官员的鞭挞、对酸腐文人和道貌岸然者的奚落。一味的“忽悠”,以及笑星的泛丑角化,只能表明现在的小品创作缺乏对生活的深刻体认。
其次,正如相声危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遭遇的危机一样,小品危机的产生也有着复杂的时代原因。现在各种“段子”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广告等现代传播方式广泛扩散,无疑会造成人们的“幽默疲劳”。人们已不再像处于信息饥渴和幽默饥渴状态中那样,很容易被逗乐了。近年“春晚”中,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小品演员的固定化,这其实也佐证了小品遭遇的时代危机———小品并不是在靠自身品质来吸引观众,而是靠“腕儿”们的苦苦支撑来延缓小品的机体老化。
此外,小品的危机还有创作人才缺乏的原因,不善于对民间幽默段子的总结、改造和吸收等。
要想让小品走出因境,创作者必须深入实际,从生活中寻找喜剧元素和效果。同时,小品还要学会吸取“段子”和民间幽默的长处,给自身注入一股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