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维权起步艰难“无限自由”触犯法典
华人控告德国《明镜》———
“华人在这里立足,必须跨过敢打官司这一关。”很多参与控告德国《明镜》周刊不实报道的在德华人,都抱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目前,30多封来自中国人的控告信摆在德国汉堡检察院的桌面上,长达数周的调查程序仍在进行中。
■曾有维权先例
德国华人曾经有过维权的先例。几年前,德国《图片报》头版头条报道中餐馆杀狗卖狗肉,给德国的中餐行业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那时候中餐馆老板们团结起来与对方进行艰苦的谈判,最终《图片报》以两个整版的正面报道作为弥补。这已经是通过法律渠道之外的途径维权所能取得的最好战果。
此次的《明镜》周刊报道的《黄色间谍》对中国人、中国文化进行侮辱和诋毁,比“狗肉事件”打击面更大。在维权初期,华人们就明确了媒体反击、抗议示威和法律维权三种途径,而回避了与《明镜》进行直接谈判寻求妥协。用维权核心人物周坚的话说,“我们是正义的一方,就算谈判也不应该由我们提出。”
■存在诸多障碍
通过媒体反击和抗议示威都容易做到,在德国打官司对华人来说却存在诸多障碍。首先,在德国找到合适的代理律师非常难。虽然有不少中国人在德国律师事务所工作,可真正拿到德国律师资格的中国人还不到两位数,而且他们的专业领域均与此次诉讼相距甚远。华人们也曾寻求过德国律师的帮助,但得到的几乎都是“泼冷水”的回复。其次,德国的律师咨询费以小时计算,仅凭华人们募集的几千欧元捐款是杯水车薪。
以个人名义向检察院发控告信争取提起公诉,是华人们在“经费不足、没有律师”的情况下选择的诉讼之路。有些人对这条路并不乐观,一位在德从事中文媒体行业的人士就对记者说,在德国想告赢媒体谈何容易,再加上《明镜》周刊资金雄厚,还有专业的律师队伍,一旦诉讼失败,连通过谈判可能获得的权益都无法保障了。德国汉堡检察院发言人虽然拒绝对此案前景进行预测,但他还是声称,德国是强调“新闻自由”的国家,“媒体可以说它们想说的一切。”
■言论自由不是无限的
面对质疑,发出控告信的华人们依然没有丧失信心。略懂德国法律的周坚认为,不应误认为德国的新闻及言论自由是无限的,德国许多司法解释及案例都明确指出,这些基本权利是受到一定制约的。《明镜》周刊此次的报道中有太多的不实报道和侮辱性言论,这些“过火”言论触犯了德国刑法典中多种罪名,实际上正是给华人提供了一次较为容易的反击机会。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德国问题专家连玉如认为,德国是一个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制国家。不管诉讼结果如何,华人们毕竟迈出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