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12月10日电 屈万辉、记者孙兆秋报道:当工程师仅仅一年时间,某装甲旅干部于华就取得了多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2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天上午,沈阳军区某集团军领导听到这一喜讯后连声感叹:多亏了我们当初严把专业技术干部选配关!
今年初,该集团军所属装甲旅装备部工程师岗位出现空缺。
经过层层筛选后,大家把目光聚焦到两个人身上,一个是该旅副旅长,一个是旅里的技术干部于华。副旅长多年担任领导职务,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任职期间曾多次立功受奖;于华是一名大学生干部,具备较强的科技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长期在一线技术岗位从事装备保障工作,是旅里有名的“技术大拿”。到底该用谁?官兵众说纷纭。有的说,副旅长是旅里的老同志,在年龄到杠、行政职务发展受限的情况下,让他改行当工程师,可以一直干到退休。也有人说,于华获得过7项科技进步奖,入选军区科技干部“千人工程”,更适合担任工程师。
此事引起了集团军领导的关注。他们深入调查发现,不少单位把工程师岗位当成照顾安置发展受限的行政领导干部的岗位。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专业技术岗位的作用越来越大,绝不能搞迁就照顾。统一思想后,集团军党委严格技术干部选配标准,取消了8名科技素质较弱的领导干部晋升工程师的资格。
懂科技、精技术的专业技术干部走马上任后,很快给部队装备技术工作带来效益。某旅工程师刘长江在短短一年时间,就研发出“某型高炮网络化模拟训练系统”。某旅工程师马冠平一年来先后破解了“火炮快速抢修工具”、“修理工程车加装吊具”等12个装备保障难题。据有关领导介绍,抬高技术干部选配门槛后,集团军今年研发的装备技术成果比去年提高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