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12日电(记者黄庭钧)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央行上海总部公布的系列数据中可见一斑。根据最新数据,11月份,持续多时的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贷款热潮”经过数次调控后,仍未见“退潮”。
其中,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持续高位增长。自4月份以来,上海外资银行已连续8个月出现当月贷款增量明显超过存款增量,贷存比持续上升。“总体上看,今年上海市外资银行贷款增长较快,对货币信贷运行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央行上海总部有关负责人说。
央行上海总部最新发布的11月份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称,11月份,上海市中资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203.1亿元,同比多增95亿元;外资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164.9亿元,同比多增58.2亿元。当月全市信贷运行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平稳。新增的各项人民币贷款主要投向了交通运输仓储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个人和公用设施业等,四个行业共新增贷款205亿元。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的统计,11月份,上海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51.3亿元,比上月多增72.1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从贷款种类看,票据融资继续收缩,当月票据融资减少89.3亿元,比上月多减15.5亿元,同比多减122.3亿元。其中票据贴现和买断式转贴现当月分别减少40.7亿元和48.6亿元。当月中资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增加109.7亿元,同比多增6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1.6亿元,同比多增29.4亿元。从贷款机构看,当月政策性银行各项贷款增加70.5亿元,同比多增57.7亿元;国有商业银行各项贷款增加1亿元,同比少增84.8亿元;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各项贷款增加53.6亿元,同比少增10.8亿元;财务公司各项贷款增加26.6亿元,同比多增55.9亿元。
第二,房地产信贷仍显火热,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个人住房贷款环比略有多增。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的最新数据,11月份,上海中资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46.5亿元,比上月少增8.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50.5亿元,比上月多增0.7亿元。按投向分,当月新建房和二手房贷款分别增加29.1亿元和21.4亿元,比上月分别多增0.3亿元和0.4亿元。当月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增加22.7亿元,比上月多增2.9亿元。11月份,中资商业银行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减少6.5亿元。
第三,值得警觉的是,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持续高位增长,对货币信贷运行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11月末,上海市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与上月基本持平,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0.9亿元,同比多增59.7亿元。从贷款种类看,外资银行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较多,当月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贴现分别增加69.8亿元、51.7亿元和9.4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4.7亿元、32.7亿元和2.3亿元。按贷款投向分,当月外资银行制造业、房地产业、商务租赁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增量占比达94.5%;个人消费贷款增加2.7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6亿元,比上月多增1.2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成为外资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量的最主要来源。“这表明,在中资银行控制个人住房贷款投放的同时,外资银行的确在乘虚而入,大量投放个人住房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会弱化有关部门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调控效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纯博士对这一数据分析说。
从贷款机构看,在沪转制为法人机构的10家外资银行上海分行贷款较上月少增39.6亿元,其新增贷款占全部外资银行贷款增量的29.2%,占比较上月下降24.7个百分点,也低于其存款增量占比;而非法人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增长势头较猛。11月末,上海市非法人外资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9%,高出10家法人外资银行上海分行增速57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2.7亿元,同比多增48亿元。
数据显示,自4月份以来,外资银行已连续8个月出现当月贷款增量明显超过存款增量,贷存比持续上升。外资银行信贷运行的这一新动向,对上海全市的货币信贷运行的影响不容忽视,急需引起重视。今年前11个月,上海市外资银行新增各项贷款834.9亿元,同比多增441.3亿元,占全市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量的46%。11月末,上海市外资银行人民币贷存比达到156.7%,比2006年末上升27.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