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京)昨天,在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行列中又增加了200人,其中包括在国内首次出现的26名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他们承诺,一旦配型成功将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这是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伴着饱含真情的歌声,昨天,大兴区200名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以及帮教志愿者与中华骨髓库签订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协议,首批30名代表的血样被当场采集纳入骨髓库中,随时等待为血型匹配的患者捐献。
记者看到志愿者当场签下的捐赠书有这样一段话:“"爱心导航"的宽容和爱让我学会了感恩,我虽然不能给予他们经济和物质帮助,但我愿意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就算是对社会对他人的点滴回报。作为回归人员的我们,昨天都曾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今天,我们又能拿什么来补偿?……”
发起此次活动的是大兴区阳光社区矫正中心爱心导航工作站。据介绍,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回到社会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社会歧视和就业困难,有些人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念头。为了帮助他们,大兴司法局探索出“四站一所多基地”的工作模式,通过心理辅导站、爱心导航工作站、街道社区矫正工作站、志愿者工作站,心理咨询所和公益劳动基地、技能培训基地为他们提供各类服务。
小潘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说,刚回到社会的转型期很难度过,工作站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帮助。正因为在社区矫正中受到感化,才想到通过这种方式来回报社会,也希望能让社会了解他们。记者从大兴区司法局证实,参加此次活动的26名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人员全部为无偿自愿捐献,不会得到额外减刑或补偿。
昨天,北京宝兴培训中心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还向阳光新生基金捐赠了数十万元,专门用于救助扶持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生活困难急需救助的社区服刑人员和帮教安置对象。RB156
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在我国社区矫正主要适用于管制、缓刑、监外执行、假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服刑人员。RB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