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建: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作为一名直接参加“嫦娥一号”卫星研制任务的航天科技工作者,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激动、十分自豪。
“嫦娥一号”卫星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器,也是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五大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系统。
面对技术难题多、研制时间紧、风险大、队伍新等一系列挑战,我们紧紧瞄准当今国际深空探测技术前沿,高起点设定卫星的功能与性能;积极继承和充分利用中国航天几十年来已有的成熟技术,并进行优化组合;针对新领域中的新问题,突出重点,顽强攻关;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上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流程与管理上的综合创新,突破并掌握了探月轨道设计、制导导航与控制、远距离测控与通信、卫星热控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把进军深空探测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手中。与国外2000年以来已经发射和将要发射的环月探测卫星相比,“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质量与干重的比例、载荷与干重比、能源系统和工作寿命等指标,达到了国际上同类水平;制导、导航与控制能力和精度,无深空大天线支持条件下的远距离测控精度以及热控水平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质量是航天器的生命。为了确保“嫦娥一号”卫星万无一失,3年多来,我们始终牢记中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在工作中大力倡导“零缺陷”的工作理念和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把该做的工作做到极致,把需搞清楚的技术从根本上吃透;着重加强了可靠性试验、验证工作,“嫦娥一号”卫星地面工作时间达到2000小时,是我国目前地面通电考验时间最长的航天器;坚持做到过程控制表格化、数据判读完整化、问题归零彻底化、举一反三快速化,确保卫星不带任何问题出厂、不带任何疑点发射。
拥有一支勇于创新、敢打硬仗的高素质队伍,是完成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关键。3年多来,我们广泛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教育,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和指导把关作用,大胆给青年科技人员压担子、交任务,锻炼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奠定了中国深空探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正是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团队,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记录。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只是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以今天的庆祝大会为起点,继续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一丝不苟、严细慎实地做好今后各项工作,以不断开创我国航天事业新成就、争当创新型国家建设排头兵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