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火真玉老人的儿子 |
幸存者后人呼吁年轻人铭记历史 70后比80后了解更多(图)
12月13日上午10:00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落成仪式开始,许多媒体、南京市民国际友人到场参加万人悼念仪式。在场也有很多幸存者的遗属和出生于50年代之后的南京市民到场参观。
一位四十多岁的南京人告诉记者,他的母亲火真玉就是当年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的孩子之一。今年73岁的火真玉老人1937年随着母亲在美国人修建的教堂里避难的时候只有三岁,但是已经有记忆了,从小她听妈妈说这段历史,当年日本人来南京杀了很多的南京人,一批南京人就逃难到美国人的难民保护区和教堂,接受了美国人保护长达一年左右。
70年时间过去,八十多岁对当年历史有记忆的老人一代代消失了,而70多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还有一万多人,当年他们随着父母躲避在雨花台教堂、鼓楼医院栖霞山、光华门等地方。而今的像火老人儿子这样年纪的一代对历史记忆非常深刻,他对记者说:“我们对日本人后代也不能太记恨,但历史不能忘记,要永远记着这段血泪史。”
在现场,这位幸存者遗属对记者说,在今天的现场他也看到了让他不舒服的一幕,现场很多媒体对一些学生采访, 他们却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一位在场中年人非常气愤,说:“不了解怎么能讲,我们五十岁以上的人,对那段历史还有记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忘记了。”而火老人儿子告诉记者,他平时也对孩子讲了很多母亲说给他听的故事,也把南京大屠杀的一些影片照片拿来给他看,孩子非常震动,对那段历史也有了深刻的额了解。
在最后这位南京人说:“中华民族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忘记了历史意味着背叛,对不起三十万同胞,应该把这些故事具体的写进教科书里,一代代传下来去。”
在场还有一位生于70年代的年轻人对记者说,曾经他在明故宫遗址遇到过一位大屠杀幸存者老人,老人说前两年还有四五百个幸存者,现在却只剩一百多个了。当年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来参观时表示,世界上的三大受屠杀城市,南京死难人数不算少,然而比起奥斯威辛集中营和长崎来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的最晚,规模最小,因此政府才下决心拨款修建新馆。当记者问起作为一个70年生人为什么知道这么多历史,并问他是不是南京人时,他非常严肃的说:“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作为中国人,难道就不能知道这些么?”
一位幸存者遗属也来到现场,呼吁更多的人关心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生活状况,他们不仅仅要物质上的关怀和照顾,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在他们的父母活着的时候,希望有人来看望、关心,而父母去世了,也希望能有人对他们的遗属进行抚慰。媒体的关注不能仅仅集中在12月13日这一天,应该一直关注,时时关注,让真情流传下去。(钟文)
独家供搜狐网稿件,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