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于2003年获批修建,如今已有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7所高校共8万余名学生入住,多是低年级学生。三医大、后勤工程学院等高校也将在明年陆续迁来。面对舒适的校舍、崭新的教学楼,一些大学生却叹息“少了一点大学味”。
老师上课来去匆匆
“大学城,大学城,只见房子不见人,完全是个学生村。”这是重庆市某高校一位老师在谈起大学城时的一句玩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这位老师依然掩饰不住自己的一些担忧。
“最突出的就是师生之间不那么亲热了!”他告诉记者,因为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是坐学校的交通车,来往于新旧校区之间,“来去匆匆”成了在大学城上课的老师最大的特点。学生有问题,只能在课前或课间请教老师。因为下课铃一响,老师就急急忙忙收拾好教案,赶班车去了。
“经常都看到有同学拿着书本,追着老师一直问到车门边。”重庆大学建筑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大二学生吴敏笑着说,这种景象几乎成了虎溪校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如果在平时遇到专业上的问题,只能通过QQ、发邮件等方式请教。等上好几天,老师才有空回信,是常有的事。
“我非常享受那种和学生坐在大树下闲聊的感觉!”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院长刘云生说,住在老校区,可以和学生经常见面。随便找个石凳子坐下来,就能聊上半天。而在新校区,这样的事情显得有点奢侈。
新生老生不常往来
提到师兄,重庆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李晋飞连连摇头:“我一个都不认识!”
李晋飞是2005年该校第一批入住大学城的学生,他戏称自己和同学为大学城的“拓荒者”。尽管现在,他是不少师弟师妹眼中值得信赖的大师兄,但他自己,从来没有得到过前辈们的帮助。
“太远了,哪个师兄师姐会没事往这边跑嘛!”李晋飞说,来回近20元的车费、2个小时的车程,阻断了新生老生之间的交流。除了社团的负责人,或者是搞活动,高年级同学会过来一趟,平时很难看见学长们的身影。“就业、考研,前途,都是我感到迷茫的问题,很希望得到前人的指点!”对于这种“断裂”,李晋飞觉得很遗憾。
而新校区不少社团负责人也反映,因为没有经验,搞出来的活动缺乏新意,很多纯属“自娱自乐”,每次去本部看到校园里眼花缭乱的海报,都会觉得“很失落”。
文化味道感觉太少 “相对于崭新的大楼,我更喜欢爬满常青藤的老建筑。”大三学生杨太国今年九月刚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搬回本部,在他眼中,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蜿蜒的青石板小径、吱吱作响的木楼板,都是大学文化底蕴的象征。而在虎溪,颇具现代风格的图书馆和崭新的实验室尽管华丽、舒适,但尚未长出树叶的小树苗、笔直空旷的柏油马路,总让他觉得“少了点什么”。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重大本部刚刚结束的招聘会。杨太国说,以前在虎溪,几乎没有机会亲身体验大型双选会和招聘会。校园里穿着正装赶去面试的毕业生,人潮涌动的现场面试,让他终于有了即将踏入社会的感觉。
多项举措营造氛围 对于来自各方的声音,很多大学表示,大学城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在现有基础上尽力完善各方面设施。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院长刘云生建议,应该在新校区尽量增加各类讲座和论坛,建立学术联盟,创办刊物,这样既能增强新校区的学术氛围,也能让新生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
重庆师范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刘青泉说,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大学的精髓所在,学校为此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校门作为一所大学的标志,重师就把本部的大门样式搬到了大学城。而“校训墙”、醒目的校标,都是学校努力营造大学氛围的措施。刘青泉还说,明年将在大学城修教师宿舍,让新校区的大部分教师就近安置,也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见习记者杨馨/文郭娟/制图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