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
来源:环球网
爱因斯坦相对论不被认可 百年诺贝尔奖的阴差阳错
段祎童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该奖项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100多年来,在诺贝尔奖历久不衰的背后,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得票相同,抛硬币决胜负
诺贝尔设立了诺贝尔奖,并对奖项评选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秘密进行。
随后开展的评议和表决工作更加严格。评选委员会要用约8个月的时间来研究候选人的材料,检查每一名候选人的成就和可靠性,甚至对其人品作出评估。为求准确,评选委员会还会在候选人的工作圈子里,甚至私人朋友中展开秘密调查。最后,评选委员会使用一轮匿名投票来决定谁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为防止票数相等,评选委员会很早就规定了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打破平衡:如果得票相同,就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胜负。
诺贝尔奖的遗憾
尽管评选过程很严格,但诺贝尔奖还是出现了一些遗漏重要科学成就的情况,有些科学家也因此与诺贝尔奖无缘。最大的遗憾恐怕要算俄国天才科学家门捷列夫与诺贝尔奖的擦肩而过。早在诺贝尔奖首次颁奖前32年,门捷列夫就发现了元素的周期排列规律。此后,世界上所有科学课堂都讲授了这一内容。可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始终没有授予他任何荣誉。这位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在1906年又以一票之差无缘诺贝尔奖。1907年,门捷列夫告别人世,给诺贝尔奖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1944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埃弗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是20世纪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现代生物学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在此之后,建立DNA分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阐述DNA生物合成机理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发明DNA复制技术的科学家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是,DNA的发现者或确定者始终没有被授予诺贝尔奖。埃弗里完成这项惊世之作时已经67岁,当诺贝尔奖委员会认识到他的发现之伟大时,埃弗里已经谢世了。
类似的遗憾也差点发生在爱因斯坦身上。在20世纪的头20年里,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几十名著名科学家一致提名他为诺贝尔物理奖候选人。但当时身为诺贝尔奖评审团成员、191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加尔斯特兰德却认为,相对论应接受时间的考验,致使爱因斯坦连年落选。直到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年轻的奥森于1921年提出一项折中方案,让爱因斯坦的另一项研究成果———光电效应理论获诺贝尔物理奖,这才打破了爱因斯坦该不该获奖的僵局。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除了这些遗憾外,以严格著称的诺贝尔奖还出现过一些错颁。19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加拿大的巴丁和苏格兰的迈克劳德。颁奖后不久,有人提出异议,原来迈克劳德根本没有参加胰岛素分离、糖尿病治疗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不过是机构的负责人而已。全部研究工作都是由巴丁及其伙伴贝斯完成的,而贝斯却被诺贝尔奖排除在外。无独有偶,195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只授予了瓦克斯曼。但早在两年前,美国法院已作出判决,夏芝是瓦克斯曼的全面合作者,他们共同发现了链霉素。对此,美国报刊进行了充分报道。然而,诺贝尔奖委员会居然说不知道。当时这成为轰动世界的新闻,许多国家把它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有争议的诺贝尔奖得主
诺贝尔由于对科学的热爱、对战争的憎恶而设立诺贝尔奖,因此评审委员会对道德问题相当看重。但看走眼的事还是多次发生。德国化学家哈伯因发明可用于生产氨的固氮法而于191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这项发明使化学肥料得以批量生产,从而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但一战期间,在哈伯的建议下,德军借助其发明发动毒气战。战后,哈伯曾一度被列入战争罪犯的名单中,他害怕被人认出,故意蓄胡子乔装打扮逃到乡下避难。当哈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消息公布后,许多人认为就道德而言哈伯根本不配获奖。甚至在颁奖时,获得诺贝尔奖的法国科学家因为不愿和哈伯站在一起,拒绝上台领奖。
不过同哈伯相比,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挪威人汉姆森的行为让人唾弃。得奖后,汉姆森竟和纳粹勾搭起来,甚至讨好地把诺贝尔奖章送给了纳粹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并厚颜恭维道:部长先生,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像您那样,终年不息地怀着理想主义不知疲倦地为欧洲,为人类写作。请允许我把这枚奖章送给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