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奖得主罗杰-迈尔森 |
专访经济学奖得主罗杰-迈尔森
“十几年前我开始有得奖的预感”
他是今年诺贝尔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一位, 来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12 月8 日下午,罗杰•迈尔森教授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作完获奖演讲之后,接受了《外滩画报》独家专访。
文/ 洪立
在今年8 名前来斯德哥尔摩领奖的获奖者中,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罗杰•迈尔森教授尤其吸引记者的注意,因为他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位:
首先,他“年仅”56 岁,是今年11位得主(扣除获得和平奖的联合国机构IPCC)中最年轻的一位,而且与创得奖最高年龄纪录、十月革命前两个月就出生在沙俄的利奥•赫维茨共享一个奖项;他似乎也最为活泼有趣,例如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科研经费时,他自嘲“我们经济学者是坐在我旁边这些科学家的穷亲戚”。
二来他来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从1959 年设立至今产生的61 位得主中,来自芝大的竟然占到24 位。
第三他身在江湖,心悬魏阙,对时政相当关心,曾经就伊拉克战争发表过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B= 外滩画报
M=Roger Myerson
B:迈尔森听上去像个德国姓氏?
M:我祖上是19 世纪来自立陶宛的移民。迈尔森是个希伯来姓氏。
B:在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获奖者中,你是最年轻的一位(迈尔森和今年的另一位得主马斯金是哈佛应用数学专业的同学,但比马斯金小一岁)。你觉得自己幸运吗——特别是与90 高龄才和你们一同得奖的利奥•赫维茨教授相比?
M:作为常人我确实幸运。我幸运的另一方面是:能够做有益的工作(“Iam also fortunate to do good works”)。
B:2001 年的经济奖得主之一乔治•斯蒂格利茨认为,诺贝尔奖在接受新思想上比较缓慢,你是否同意?
M:不。我认为诺贝尔奖在承认经济学研究成果上做得很好。在我看来,经济学研究的里程碑式成就中,都有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
B:但对利奥•赫维茨来说,似乎有点迟了(他因年老体弱无法来领奖)?
M:但也不算太迟。如果利奥没来得及在生前得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就会留下很大的空缺和遗憾。博弈论能得奖我都很高兴。事实上,博弈论第一次得奖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B:你还记得那一天是什么时候?
M:哦,是的,那是1994 年10 月,得奖人是约翰•哈撒尼、约翰•纳什(即电影《美丽心灵》主角原型)和赖恩哈特•塞尔腾。我特意藏了一瓶香槟,留到那天才打开庆祝,虽然泡沫已经不多了。
B:你先前有预感自己会得诺贝尔奖吗?如果有,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预感的?
M:过去我一直不知道,但在1990年代初我的理论首次在教科书上出现时,我开始在想:或许有这种可能吧。
B:说到出书,我在你的简历上看到,你1991年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的《博弈理论:冲突的分析》2001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了中文译本。不知销量如何?
M:我不知道啊,我一分钱版税也没收到过(笑)。你去帮我查查,查出来了告诉我。
B:在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中,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占到了将近四成,你觉得芝大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M:芝加哥大学确实是个很好的地方。我们经济系其实是个相对比较小的系,我们这些研究方向不同的,比如搞宏观经济或搞劳动力研究的学者,都可以经常交流,我认为这很有好处。不过,我的得奖研究都是在西北大学时做的,我到芝大才7 年,对它还在熟悉过程中。
B:你认为自己算芝加哥学派的一员吗?
M:现在我来了芝大,也算是吧。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你们也可以重新定义芝加哥学派。
B:芝加哥学派有什么特点?
M:就是认为经济思想很重要,重视经济问题,并为此进行严密(rigorous)的分析。
B:美国有句话叫“像对一个四岁小孩那样解释给我听”。你如何向一个四岁小孩解释你的研究工作,比方说你的侄女(迈尔森的姐姐一家也随同来到斯德哥尔摩,在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一家三口就坐在旁边)?
M:我们做的就是告诉人们:如果你想让人说真话,就不应该奖励撒谎;如果你想让人卖力工作,就应该奖励那些勤奋的人——其实就是些我们直觉也想得到的东西,只不过是把这些系统化、概念化了。(转向侄女)你听懂了吗?看来我解释得还不够好,我还得继续努力。(大笑)
B:你就伊拉克战争在报纸上发表过一些评论文章。你的结论是什么?
M:我认为,首先我们在使用武力之前,必须能够向世人解释清楚: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会走得多远等等,这些解释必须能让全世界接受。只有接受世界舆论的制约,我们才会吓退潜在的敌人。我的评论文章总共只见报两篇,其中一篇还是因为我有朋友在报社任职。
B:对布什政府你有何建议?
M:对美国现任行政当局我持强烈的批评态度。我认为在入侵伊拉克前,应该先进行全国性的充分辩论。
B:你这样是否党派性太强了一些?
M:不。我并没有积极参加民主党的活动。
B:再问一个老问题:奖金你准备怎么花?
M:或许可以更舒适地退休吧。
B:你打算就此退休?
M:我还不会退休,等65 岁或70岁再说吧。得诺贝尔奖在经济上是很不错。我能拿多少钱?
B:大概50 万美元出头—三人均分。
M:哦,不过美国税务局要拿掉1/3 的。
B:你是否运用过你的经济知识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M:我选择的是写作。靠研究工作争取得诺贝尔奖并不是好的赚钱途径,因为你可能投入很多精力,最后也未必能得奖。而且很多做别的生意的人都可以赚更多钱。(对《外滩画报》记者私下的类似提问,另一位经济学奖得主埃瑞克•马斯金的回答是:“我对研究经济学感兴趣,但对运用经济学知识来赚钱不感兴趣。”)
B:你买股票吗?
M:我不买股票,只买共同基金。现在投资中国公司的股票机会是很多,但你只应该投资那些能够保护外部投资人的公司。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穷国的资金倒流向富国,其原因就是它们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采访结束后,迈尔森主动告诉记者:“我女儿会说中文,在北京念书,这次她就是从北京飞过来的。2005 年我到过你们的城市(上海),它很棒。2010 年我还会再去—去出席一个研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