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一日,如果你看到一架造型奇特的军用无人机(UAV),像鸟儿般歇息在窗外的电线上,那么大可不必为此感到吃惊。美国《军事》网站12月13日转引《航空周刊》的报道称,科研人员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利用城市供电系统为无人机现场充电的新技术,希望借此克服其续航能力不足的弱点。
据介绍,这项代号“输电线哨兵”的计划,是由美国私立防务科研联合体与美国空军研发实验室共同负责实施的,目的是开发可在城市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的自动化侦察平台。按照高级工程师帕特里克·马歇尔的说法,经过对不同设计思路的反复论证,发现让无人机直接停靠在输电线上补充动力的办法最有效。
美国军方很快就对这一设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利用五角大楼提供的资金,马歇尔联合硬件部门主管麦克·麦金利等人共同制造了用于测试的模拟机,并且专程聘请了一位遥控模型高手,专门验证操作无人机在电线上降落的可行性。试验结论表明,普通的市区供电线路,足以保证小型无人机在两到三小时内完成充电。
当然,科研人员们在过去3年里也曾遭遇不少困难。除了能量转化装置的可靠性尚待提高外,输电线附近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现象,也时常对机载设备产生不良影响。据了解,为解决GPS定位系统受电磁干扰而失灵的问题,工程师们为这些无人机事先配备了“网格化”的电子地图,用作异常情况下的导航手段。
此外,为避免停留在电线上的无人机被对手轻易发现,工程师们还特地招募了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瑞克·林德教授参与研发工作,而后者的专长正是“飞行器伪装学”。经由林德之手设计的无人机,外形看上去犹如易拉罐、杂物乃至普通鸟类,即便身处光天化日之下也毫不显眼,可在敌方哨兵面前蒙混过关。
随着航空科技的进步,低成本、高性能的小型无人机势必成为未来城市战的空中主宰。战场充电技术的成熟,则有助于克服其持续飞行时间过短的先天缺陷,实用价值不可低估。麦克·麦金利向《航空周刊》指出:“经过改进的无人机最远可飞到上百公里外活动,对它们来讲,无处不在的输电线就如同半空中的高速公路一般。”按计划,首架具备完整功能的“输电线哨兵”原型机将于2008年升空。(常砺天) (来源: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