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梁有华 通讯员/多彩 海艳 家庆)最近一段时间,清远市区不少群众反映,在街市买东西时,商家或档主越来越难找零钱了。时近年尾,“零钱荒”再次席卷重来,给商家和市民带来诸多不便。
记者来到某公交站附近的几间店铺进行了解。
某店主颇为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都要准备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零钱,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拿整钱买一点点东西,以便兑换成零钱,其中有些人明明有零钱,还拿整钱购物。
这些本该在市场流通的零钱为何成为“香馍馍”?记者在采访了数名群众后找到了原因。
莫婆婆告诉记者,自己儿孙和亲戚众多,为了在过年时封利市,每年接近年底的时候,她就抓紧积攒零钱,主要是在买菜和其它日用品时,拿大钱让店主找零。
一位赵小姐则给了另一种答案。她每天要往返黄坑和小市上下班,而近段时间该路段的公交车改为无人售票,要自备零钱坐车,所以她一有零钱就攒下来备坐车用,买东西时通常就拿大钱,有时就算自己有零钱,也不出示。
业内人士介绍,这种积存现象,把市场流通的零钱截流了,使零钱在年底和过年期间紧缺的现象尤为突出,也在节后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工作压力。为此,她建议市民尽量让零钱在市场上流通,以利于货币市场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