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 |
王宝强 本色之魅
本刊记者 郑廷鑫 实习记者 申鑫
蓟门桥东的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每天总有几十号人守着,张望的眼神,充满期待和向往,脸上流露出渴望和彷徨。这些人都是专业的群众演员,他们常年聚集在“北影厂”门口,剧组要什么群众角色,就直接来这里挑选。进城打工的农民、下岗工人、待业青年,或是为了赚一点钱养家糊口,或是梦想着有朝一日乌鸦变凤凰,成为专业演员。
然而,绝大多数乌鸦最终都只能是乌鸦,只有极少数才能飞上枝头成凤凰。
12月初,他主演的《士兵突击》在央视热播,而此时,23岁的他正在广州拍摄新片《烈火青春》,刚拍了一天的戏,回到酒店洗完澡,记者就来敲门。他看了看时间表,明天上午还得六点多起床,继续拍戏。
现在,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面对记者的问题,他对答如流;面对摄影师的镜头,非常职业地露出自己招牌性的灿烂笑容。
这个笑容在今年11月里登上了国内各大新闻杂志的封面,还有某著名搜索引擎的logo。深秋时节里,《士兵突击》异常火爆,王宝强所扮演的许三多,甚至于成为当下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他本身的经历,更是让人惊叹:王宝强的成功比许三多更具时代性。
不过,眼前的王宝强,看上去正如他的经纪人菁菁所讲的,“还是很单纯,和这个行业所追求的名和利有些不太一样。”当他知道自己与李连杰都是“魅力人物”之后,不禁两眼发亮,用浓重的河北口音兴奋地喊:“我要见偶像。”
当然,他也很清楚,自己已经是很多人的偶像了。所以,偶像总排不出时间去见自己的偶像。
乡下孩子,少林寺学徒,北漂,群众演员,民工……
从《天下无贼》开始,命运开始走上一条光明大道。在此之前,王宝强的经历是少林寺学徒、北漂、民工。从默默无闻的乡下孩子到红极一时的影视明星,溯其源头,正是来自于他的偶像李连杰。
1992年,他8岁,村里的露天电影放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这个整天在村里屁颠屁颠跑着玩、经常因为太倔被父亲打的小孩子看了电影后,竟然突发奇想,“要去少林寺拍电影。”
农村小孩的梦想特别多,但把梦想当成自己人生道路,并且一条路走到底的人却少之又少。“现在想想有一些可笑,觉得那时想法特别小孩,不怕这个,不怕那个,但当时就是那样敢想。”与众不同的是,王宝强不但敢想,还敢做。
好歹说服了家里人,来到少林寺,却发现这里并没有李连杰。“原来还以为少林寺就是拍电影的”,最终却在这里学了六年武。每天凌晨起床,上午训练,下午学习文化课,晚上还要将当天的训练内容复习一次。
六年后,虽然武功“不敢说怎么样,但是觉得拍电影是足够了”,14岁的少年王宝强拜别师傅释延宏,怀里揣着500元,到北京继续寻找自己的电影梦。从此,他加入了北影厂门口的北漂大军。
北漂的日子,特别是刚到北京的前两年,受尽磨难。
在北影厂门口,身材瘦小的他淹没在人海中。群众演员的机会并不多,经常站一天都没有活干,眼看身上的钱越来越少,只得和同住的伙伴去建筑工地打零工。因为年纪小,够不上一个工的资格,只能当作伙伴进来时搭配的一个零头,搬砖和水泥干些杂活,一个月领100元。
每天累得半死不算什么,梦想的遥遥无期和别人的耻笑才是他心头的痛,“那么多的耻辱,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虽然外表看来,他是一如既往地自信,“在工地的那些人会说,你不是来北京当明星的吗?怎么到工地来当民工啦?这种时候,我会笑着告诉他们,我现在暂时退出影坛,有一天我还会再进军影坛的。”
未成年的王宝强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如果30岁还混不出来,我就回家当武术教练,要不就在这混个场工或者武行(戏剧中专门表演武打的行当)。”
不料只过了两年,“再进军影坛”的笑言竟然就实现了。
有一天,工地上来了几个人,拿着DV不停地拍,后来就有导演找他,那是导演李杨。去见导演的那天,王宝强特别紧张,一屋子的人,他以为个个都是领导,都是制片人、制片主任什么的。
李杨只是问了他在北京干什么,就选中他当主角了。“可能就是因为我在北京工地上,又有群众演员的基础,所以选的我。”而李杨看中的,正是他质朴的本质“很贴近观众”,又合了导演“反对学院派表演模式”的要求。
更令他开心的是,导演一开始就给了他500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便花了300元买了部二手手机,有次被三个歹徒抢了,他拼了命把手机抢了回来。
他演一个矿工。拍戏时经常要下矿井,当时的煤矿老是塌方,很多人都不敢下,王宝强老实,导演让下煤矿就下煤矿,只是心里暗暗叫苦,“他们都抽烟,本不应该抽烟,会引起瓦斯爆炸。当时心里想,你们抽烟,我又不抽,如果爆炸了,我就死得不值了。当时在井下就特别想我妈,我两年没回家,要是在这死了,我妈上哪找我去。”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盲井》虽然没有在国内公映,却让16岁的他斩获金马奖最佳新人,也让两年不敢跟家里联系的他终于有底气打电话回家了。至今他仍对李杨充满了感激之情,“以后他的片子需要我,就是不给片酬我也会去。”
一扇门打开之后,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通畅,如同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的现实版本。2003年,冯小刚看到了《盲井》中的王宝强,觉得这个人的气质和自己新片里的角色很接近,于是,拍完《盲井》后一直在干武行的王宝强便成了《天下无贼》里的傻根,也告别了北影厂门口和建筑工地的生活。
“傻根不像自己,许三多才像”
王宝强认为,傻根不像自己,许三多才像。他最早看到《士兵突击》剧本的时候,“感觉完全是为我而写的,真的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感觉我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些事,而上天就给你安排了这么一个机会。拍《士兵突击》,我感觉没有什么难度,这就是我的本色。根本不用去演,那个角色就是自己。”
他把握住了这个上天给的机会,把一个正直、勇敢、善良、对人一片赤诚的士兵完整地表现出来。而上天也实在是眷顾他,一部没有耀眼的明星、没有宣传轰炸的军人戏就这样火了,成了今年网络上最受追捧的电视剧,坐上很多排行榜的首席。很多人认为,“士兵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让人感动。”“许三多的迟钝、缺心眼、一根筋,感召着人们跟现实相悖的内心,为人们提供了一次自我反思的契机,是一种钝感的魅力。”
曾经的北漂如今再也不用担心没戏拍了,用经纪人的话来说,“以前是剧本挑他,现在是他来挑剧本。”而且,他的第一个单曲也即将推出,还准备上央视的元旦晚会、春晚。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学英语,“我认为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以后国外和国内接轨了,就会有很多联合拍摄的机会,我就可以上。还有就是多学点文化,多看点书,就看你想不想学。”
对于拍戏,他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从台词上、与导演的沟通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现在会去琢磨人物的特点、如何去表现,都会和导演沟通。以前就不会,导演叫干嘛就干嘛,导演是控制我的。但是现在会有我自己的东西、自己的想法。以前两句台词都得使了劲背,拍《盲井》、《天下无贼》都是整晚不睡觉在背台词。现在背台词一点都不怵,掌握了技巧嘛,大段大段的台词一看就会了,你要把它说出来,想象那种场景。越演越有兴趣,越演越有灵感。”
随着名而来的还有利。现在他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通过代言汽车品牌而获赠一辆车,开始关注时尚杂志,身上也穿上了几百上千的衣服,“这个衣服多少钱买的,它就是不一样。好的衣服穿着,气质都不一样。”
气质是变了,但在本质上,他始终“不觉得自己是明星,我长得又不帅,怎么看都不像明星,我只是一个演员。”头脑也依然很清醒,“不能因为现在我有几部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就骄傲了,找不着北了。那人就完了,就要摔跟头了。我是始终保持心情的平静,人在好的时候,不要骄傲,在低谷的时候也不要灰心。如果有一天我到了低谷,我相信我也会很好地面对。”
跟很多进城打工的乡下孩子一样,赚到的第一笔钱,他寄回了家里,在乡下花了50万盖了一栋别墅给父母住。去年秋收的时候,他还回家帮忙收玉米,今年也想回去,只是太忙了,才没能成行。“不过,我一定要争取回家过年。之前只有一次在云南拍戏没有回家过年,那边没有饺子吃,可把我愁坏了。”在即将推出的单曲中,他也不断重复地唱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衣锦还乡过大年。”
现在他是真真正正地衣锦还乡了。
王宝强作为演员未必能大红大紫,但作为许三多式的本色人物,已然红了。——谢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