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南海Ⅰ号”沉箱的全潜驳重任1601在“水晶宫”临时码头500米外海面停泊,等待“进宫”。 |
南海Ⅰ号今日有望“入宫”
承载着古船沉箱的全潜驳昨晚抵达“水晶宫”前临时码头
经过6个小时的航行,“南海Ⅰ号”抵达十里银滩的临时码头前。昨晚11点20分左右,承载“南海Ⅰ号”沉箱的全潜驳重任1601在临时码头前的海面上抛锚,拖航、护卫“南海Ⅰ号”的船队相继停下。它们将等待海水高潮时让全潜驳靠上码头,将沉箱拉上岸。若顺利的话,上岸后,工程人员在临时码头上铺设好气囊后,装载“南海Ⅰ号”的沉箱被放置在气囊上,钢丝绳绞盘机转动,约六个小时走完360米的通道。
风浪中缓缓前进
昨天下午,广东阳江海域下起濛濛细雨,海面阴云密布。在冷空气的影响下,海上风浪达到了六七级。下午17时18分,承载着“南海Ⅰ号”沉箱的全潜驳“重任1601”在拖轮“德鹏”号的牵引下,缓缓向“水晶宫”的方向前进。在它的旁边,还有一艘拖轮“德华”号护航,随时准备处理航行中出现的问题。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负责“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副总指挥王仁义介绍,异常天气并没有对沉箱及古船安全造成影响,拉移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挖深航道准备拉移
昨天下午,作业船“南天顺”号也随着“南海Ⅰ号”一起前往临时码头。“南天顺”上装载了气囊等一批拉移设备。在“南海Ⅰ号”抵达临时码头后,工作人员将进行拉移的各项准备工作。据悉,由于临时码头外的航道太浅,这两天工程人员正在加紧挖深航道,迎接全潜驳的到来。
用气囊可6小时“进宫”
工程人员透露,古船靠岸,最大的技术难题是船如何从全潜驳拉移到临时码头上。利用潮水涨落顺利上岸后,从临时码头到水晶宫的拖移就简单多了。拖移时,在码头上铺设好气囊后,“南海Ⅰ号”被放置在气囊上,钢丝绳绞盘机转动,不断收缩绑在“南海Ⅰ号”上的钢丝绳,由此拉动“南海Ⅰ号”在气囊上平稳前进。通过多个气囊的循环使用,只需6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抵达“水晶宫”。传言的一天只能拖一米或者需要三四天时间才能进馆的说法不准确。
据悉,“南海Ⅰ号”进入“水晶宫”后,在等待南墙围起来的时间里,将通过喷洒海水的方式进行保护;临时码头在“南海Ⅰ号”进馆后,可能要拆除。
■驶近“水晶宫”
●19:35牵引设备运抵临时码头
●20:30临时码头航道竣工
●22:50三艘护航船提前到达临时码头
●23:10护航的海巡151船在临时码头海域抛锚,停留在原地待命。作业船“南天顺”号也随着“南海Ⅰ号”一起前往临时码头。“南天顺”上的各种信号灯在整个船队中显得格外闪亮。装载“南海I号”的沉箱轮廓在夜色若隐若现
●23:15-23:22重任1601停留在原地,小角度调整方向。此时,风力约六七级,海面温度5摄氏度,浪高约2米。重任1601周围的四个浮箱已经能比较清楚的看到,距临时的码头的最短距离约400-500米
●23:20全潜驳重任1601抛锚,停留原地
●23:38挖泥船离开临时码头,给船队靠岸腾出空间
●23:40临时码头前的水域灯火通明,海面上恢复平静。“南海I号”船队等待海水高潮时让全潜驳靠上码头,将沉箱拉上岸
统筹:本报记者 许黎娜
采写:本报记者 许黎娜 涂峰 王微 梁艳燕
摄影:本报记者 刘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