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逯寒青 郭威
4年前,从新加坡留学归国的黄清文拿着凑来的2万美元来到了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现在他创办的特盈自动化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年产值已超过1000多万元,他期望3年后自己的企业产值能过亿。
黄清文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自己回国创业的成功实践正是得益于国家对归国留学人员创新科技的极大支持。
在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像特盈公司这样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还有350多家。
政策创新让“海归”归家 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所在的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孙大海博士说,由于国内外经济、政策环境的差异,海外留学人员对国内创业环境会有困惑和不适应,吸引留学人员归国创业,首先要为他们提供政策保障,解除他们的顾虑。
2002年6月1日,厦门正式实施我国首部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以法规形式完整地规定了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规定》将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注册门槛降至3万元人民币,并规定留学人员以自有成果作价入股占注册资金的比例不受限制,另外还在诸如企业注册、房租减免、税收优惠、专项扶持资金及留学人员生活方面等制定了优惠政策。2003年,厦门市政府决定,台湾本土学者在厦门创业可以享受和留学人员完全相同的待遇。
孙大海说,近年来,厦门市政府、市人大、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及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又相继出台了促进留学人员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厦门市引进留学人员若干规定》《厦门市留学人员进驻创业园的管理规定》《厦门市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留学人员在厦创业环境的通知》等,为留学人员来厦门创业创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目前,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入驻的创业孵化企业有350多家,博士和硕士创业比例超过70%。创业园项目申请专利430项,有140多个项目得到国家部委和省市技术创新立项支持,300多个项目累计获得了各级政府的无偿资助金1.2亿元。
服务创新帮助“海归”成就创业梦想 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行政部副经理林明东说,创业之路充满坎坷,扶持企业成长,就要事无巨细,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许多留学生带着技术进入创业园,是创业园管委会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从注册入手,一步步建立起合格企业。
融资是绝大多数中小科技型企业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在厦门,留学创业人员却能向政府申请10万元的专项无偿资助资金和49%的配套资本金。创业园管委会还帮助园区企业申请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有关部委基金等各种扶持资金,并帮助企业进行股份改造、引进社会资金。
创业园区内的小型科技企业纳米克光电子有限公司,曾耗时4年研制一种利用温差发电的机器模块,在4年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依靠政府的支持渡过了一道道资金难关,最近产品终获成功。
为进一步发挥政府基金的作用,留学创业园还与厦门火炬集团科技担保公司合作,利用担保的放大效应,帮助众多留学人员企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银行资金。
林明东说,创业园通过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重点扶持的方式,引导鼓励园区企业主动创新、积极创新,成功培育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项目,其中许多项目达到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蓝德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全球第一个子宫颈癌10分钟自检试剂盒,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范围实施子宫颈癌普查的世界难题。思根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研发成功“嵌入式手机中英欧文名片识别及文本识别技术”,引起全球手机厂商的极大关注。强本科技的“裂隙灯图像分析系统”在虚拟眼研究方面代表了国内最先进水平。
记者了解到,厦门“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现在成了“海归”们回国创业的主要孵化基地,已有200多家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在获得高速成长后走出园区,在外购地置业。其中,三达膜、敏讯、弘信等10多家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新华社厦门1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