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上世纪六十年代山西诗人的一次合影。
上世纪九十年代山西诗人的一次合影。
中国的新诗,从1917年到2007年走过了整整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白话新诗,取代了旧体诗词的主体地位,适应了时代要求。中国新诗既承袭了古老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长处,从一开始便奠定了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学地位。
中国新诗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这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从胡适的尝试开始,到郭沫若的个性追求,艾青、牛汉等诗人对大地深情地呼唤,再到洛夫、余光中等诗人对民族命运和个人遭际的反思与咀嚼,不管生活之中有多少困难,他们在不同时期,都高举着人性解放的旗帜,站在诗歌最前沿。
在“五四”运动这场伟大的时代变革之中,新诗的种子也随着早期拓荒者的犁铧,在山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了。鲁迅先生当年就曾说过,“新文化运动在太原还在开垦时代”。
今天,中华民族已迈进了一个文化复兴的崭新天地,如何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如何让山西诗歌插上飞翔的翅膀,向中国诗坛传递出山西诗人心灵的声音,山西诗歌如何在诗歌这棵苍劲的大树下,焕发新枝,是山西诗人面临的新课题。这也是中国新诗对每一位山西诗人所赋予的特殊使命。回顾山西新诗九十年,就必须了解山西诗歌的过去。认识山西历代诗歌发展的成就,我们就能通晓山西诗歌的发展源流和脉络,我们就能找到山西新诗真正的根基和灵魂。
山西是中国诗歌的摇篮,也是中国诗歌的苗圃 文化的发展,经常是在新文化出现后旧文化依然存在,新文化促进旧文化的更新,而比新文化更新的文化,有时觉得却又回归了传统。新旧文化交相辉映。从春秋时代起,诗歌就成了三晋大地上汩汩流淌的心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骚客,几乎活跃在中国不同时代的诗人,我们都能在山西这块热土上,找到他们的踪迹,嗅到他们的悲欢气息,不管是与民间文学熏染有直接关系的《诗经》,还是对秦汉诗文遗风的继承,山西诗歌就是现实文化作品的源头,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连伟大的诗人李白,也曾在唐风的吹拂下,怀抱美好理想,翻山越岭来到山西,北去雁门、恒山,西过汾阳,南下绛州,吊古伤今,抒写理想,在三晋大地停留了将近一年。大诗人岑参,少年时代就随在晋供职的父亲,度过了九年青春难忘的美好时光。还有李商隐、王维、李贺、陈子昂、王之涣、白居易、韩愈、贾岛、温庭筠、元好问、李贽……历朝历代的大诗人、诗坛领军人物,都和山西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情思,他们为山西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五四”运动开始后,新文化运动如春水般滋润了山西新诗歌的萌芽,高长虹、石评梅、冈夫等诗人,成为了山西新诗的先行者。他们向往光明,鞭挞黑暗,高长虹尤为突出。1937年抗日战争的枪炮声,惊醒了生活在国破山河的诗人,山西成了抗日的前线,全国进步文化人士不远万里,来山西宣传抗日,开展斗争。整个抗战时期,山西诗人的队伍建设,除了山西的高沐鸿、冈夫、马作楫等诗人外,还有从全国各地来山西参加抗日斗争的诗人,他们把诗歌带到了乡村,带到了战场,带到了被鲜血染红、被烈焰烤焦的土地。他们的诗歌成了时代的号角,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嘹亮的声音鼓舞人心,他们的诗歌是燃烧的火把,照亮并温暖了中国寒冷的长夜。当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山西的诗人有田间、艾青、天兰、卞之琳、何其芳、蔡其矫、公木、袁勃等一大批热血诗人,其中有位名叫高咏的诗人,他最优秀的作品是长篇叙事诗《河牧歌》,诗人身背着讴歌抗战时期山西军民奋勇杀敌的诗稿,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与敌人浴血奋战,不幸牺牲,战场上到处飘舞着那沾满青春鲜血的诗笺,荡气回肠。山西诗歌每一步都留下了实践者顽强不屈的脚印。山西的诗歌发展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这种独特的文化渊源。
诗歌是我们心头的一盏灯,是夜行时的一个火把 山西是一片诗歌的沃土,对于生长于山西的诗人们来说,自始至终都怀有一种燃烧的激情,他们讴歌时代、追求真善美。在火热的生活中,把憧憬诗化成现实。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诗人冈夫、马作楫,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张承信、贾真、马晋乾、张志安、丰昌隆、董耀章,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诗人梁志宏、张不代、文武斌、寓真、李杜、非默、潞潞、张锐锋、秦岭、边新文、郭新民、钟声扬、柴勇、奔雷、李坚毅、周同馨、陈瑞等诗人都对推进山西诗歌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成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诗歌也经历了社会经济转型期的抉择。有人认为诗歌正在边缘化、被过滤、甚至被简单或格式化了,加上诗坛的一些泡沫诗歌、庸俗诗歌太多,有些诗人偏重于其它写作方式,但大部分诗人仍珍藏着心灵那股诗歌的清泉,对诗歌仍然心存敬畏,因为,真正的诗歌能滋养人的心灵。诗人李杜这几年在诗歌创作上,艺术特色就十分明显,从他的《生为弱者》《游戏:有关情爱的十种吟诵方式》,到他获赵树理文学奖的《李杜诗歌精选》等诗集,他驾驭诗歌语言的功夫非常老到,字里行间蕴涵着温馨,浓郁的抒情中又有深沉的哲理思考,他诗歌的语言流畅雅致,古典而含蓄,充满悲悯情怀,使他的诗具有一种特殊的感人魅力。
这是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境界
在无人的草地上开一方从容与恬淡
这是秋天
秋一深草便有些发黄
黄花则更黄
黄一地宁静的烂漫
希拉穆仁
这时候马儿方懂得了相思
举头俯首,于左于右
都是一样的心境一样的眷恋
我看到一匹白马眼如古井
另一匹白马在读草叶却有些心不在焉
这是秋天
该淡泊的尚未淡泊
该热烈的已不热烈――李杜《秋天》
什么是好诗,当我们在寒冷中与诗歌相遇,诗就是一团火,当我们在迷失中与诗歌相遇,诗歌就是一个标识,李杜就是一个努力把梦变成诗、再把诗变成生活的人。李杜在诗歌里营造还原了美好的图像,他诗歌意象的新颖和联想的奇特,将汉语诗歌的流畅回旋之美带给了读者。另一位诗人张承信,也是一位行吟心迹的诗人,他早年的诗歌作品《包公祠》《红土魂》《走进太行》《左权将军》等,都保存有诗人独立的作品风格。诗人雷抒雁说:“我必须肯定诗人张承信的诗是流淌着质朴和真挚的。”这是诗歌最本质的优秀品格,可是在当今往往被忽视,把诗歌写得花哨、写得虚妄、或者写得低贱,一味夸张式地张扬所谓个性,恰恰伤害了诗和诗人。张承信一生酷爱诗歌,一生的悲欢都溶入了他的作品。近几年,他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诗歌刊物的编务上,《大众诗歌》从创刊至今七年了,迄今已出版了23期,发表各类诗人作品上千篇。诗人张承信不悔自己的选择,他说诗歌需要大众的传播,需要社会的关注。
传统的大树,也能长出有风格的叶子 “五四”以来,我们对诗歌传统的批判胜过对诗歌传统的传承,山西诗歌也不例外,其实诗人如果不学会宽容,思想最终会堕入观念的囚笼,不尊重传统,新诗就很难找到新的支撑点。首先作为一个有个性的诗人,才会写出有个性的诗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山西诗界健康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活跃在山西诗坛的诗人,李杜、寓真、贾真、郭新民、卫克兴、雷霆、边新文、奔雷、宋耀珍、金汝平、吴炯、若寒、张乐朋、赵少琳、金所军等诗人,都走出了娘子关,引起了全国诗歌界的注目。诗刊主办的“青春诗会”,自1980年至今已历23届,可以说已被打造成为中国诗坛的盛会和知名品牌,“在我国当代青年的诗歌写作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23届诗会中,山西青年诗人从第六届至今有潞潞、张锐锋、董雯、雷霆、郭新民、贾真、东林、王太文、金所军、姚江平、吴海斌、成亮参加。他们在诗歌的缝隙中寻找着生存的土壤。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都有自己特有的诗歌风格。诗歌风格说白了,就是诗人的生命和灵魂本身,所以在诗歌写作过程中,谁写出了他生命和灵魂深处的东西,谁就写出了有自己风格的诗。只有多一些对传统诗歌的认识和对世界诗歌的了解,诗人才会找到诗歌的真谛。就连著名诗人牛汉都说:“诗人应该少一些偏见与绝对,我写了一辈子新诗,读了一辈子旧诗。”从诗人郭新民获艾青诗歌奖的《花开的姿势》、卫克兴的《雪落无声》到贾真的《回望旅途》《厚厚的落叶》等无不打着传统的烙印。
在一枚河卵石上
我看到一条小河
一条犬禹不曾治了的河
一条楚霸王未能渡过的河
商时雨汉时派
都在眼前波涌着
古今多少强者
无不在此被打磨
这枚或许来自花繁树绿的远山
曾怀有几多美丽的幻想
所有的泡沫破了后
凝成这沉沉的泪珠一颗
也或许曾经是大坝的一角
对抗中被波卷浪裹
几经碰撞打磨
留下个永无答案的思索
何其柔软的水哟无形无色
何其宽广的河哟谁曾越过
奔腾不息滚滚而下
源远流长横贯古今
磨去多少山岩的棱角
冲掉多少强者的硬骨
在一枚河卵石上
我看到了旅途的坎坷――贾真《我看到一条河》
在一枚河卵石上,诗人看到的是人生之河,历史之河,古往今来,谁曾越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岁月流逝,人生悠悠,古往今来,谁不是人生之河中的一枚河卵石?青年诗人若寒就是这样一位极具潜质的青年诗人,他的诗既有与古典诗歌相通的精神脉络,也充满了新边塞诗风的影子,大雁横空而过,风吹草低一望无际的草原,感染了诗人的情感,他的诗歌语言简约凝炼,明快而富于韵律感,他的诗就像一棵春天的草,小小的心开向太阳。
山西诗歌虽然任重道远,但充满光明。
悄然崛起的山西女性诗人 山西女性诗人近年成绩斐然,原来未被人关注的女性诗人作家散见在全国各种报刊亮相。中青年女诗人为山西诗坛注入了活力。葛平、董雯、张梅琴、张黎、侯燕、杨子、桑小燕、周广学、李霖、杨洋、郑虹、郭彩霞等十几位女诗人都处在创作的黄金期,她们的诗虽然都有较强的女性意识,但大多数诗立意高远,不落俗套,如桑小燕的诗,着意修饰的痕迹很小。
“不知道怎么就脱手了/于是,一个精美的陶碗掉在地上/那浇铸着匠人千年心血的宝贝/那从远古明清时代/一直走到今天的一段历史/突然被分割/陶碗的碎片在地上躺着/无人理睬/人们就是这样/让人受伤,让人失望/从完美到残缺/不愿意接受真实/一个精美的陶碗碎了/碎片在地上躺着/碎片不言不语/想象着曾经的耀眼光芒/看着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徘徊”――桑小燕《碎片》
这首诗寓意深远,我们在倾听叙述之时感到了心灵的震撼。历史与现实的碰撞,打碎的又何止是手中的瓷片呢?女诗人葛平也可能是她人生的变故,历经了磨砺,她的诗越来越显得成熟了,自然流畅,她的诗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捂了又捂的心跳/深了又深的呼吸/擦了又湿的眼角/住了又颤的手指/把一封信读出声来/多读一个字恐是火焰/少读一个字怕是灰烬/声音高时担心风会偷去/声音低了怕耳朵着急/把一封信读出声来/让石头开出玫瑰/喧嚣中的孤独回到一个人的孤独/舌尖卷起的是柔情/牙齿咬紧的是疼痛/把一封信读出声来/左眼倒右眼的泪水/将一个蒙尘的词洗净/左手翻至右手的阳光/暖完今生再暖来世/把一封信读出声来”――《把一封信读出声来》
侯燕的诗写得精巧,朴实而平易,追求一种传统的美,她的诗率直,真情四溢。
“因为你/心的芳草地疯长出太多的牵挂/所有的黄昏/所有的夜晚/不再黯淡/囚禁的思念是咽下的压缩饼干/滑落的苦涩/逐渐膨胀饱满/敢问夜空之星/何时我的天空灿烂”――侯燕《星夜》
梦回唐朝的憧憬 2006年,诗人马晋乾与老诗人马作楫为了山西当代新诗的发展,成立了山西当代中国新诗研究所,并成功举办了翠枫山诗会、中国诗人联谊会;组织编辑,由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清宪、省社科院院长李留澜主编,并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山西规模最大的一套诗歌丛书,这是一套对山西当代各个时期有代表性诗人的作品精选,不只是展示山西当代诗歌创作的风貌和水准,更是要在这样的高度,在山西诗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创作氛围:让各流派、各种风格的诗在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促进中,实现他们梦回唐朝的憧憬。这并非恋旧与复古,而是企望开创山西诗歌新的历史辉煌。诗人牛汉在本丛书的序中写道,“写诗,就是要在世界中寻找美的东西,寻找我们身边没有的东西。我们在诗里寻找而且捕捉、创造,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梦回唐朝",首先应该回归的,是唐朝诗人那种不懈的创造精神。当然,我们也应该向外国诗学习,但学习也是为了创造。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在他们的诞生地是先锋,那是人家的创造,决不可照搬过来。当代中国一些有成就的诗人中,就没听说有谁宣称自己属于什么主义,但他们的诗往往都吸收了无论什么主义的成分。他们都是在博采众长中创作自己的诗。”“丛书所寄寓的诗歌理想有利于山西诗歌的发展和繁荣,是值得称道的;没有了诗人间不同流派或诗观间的藩篱,没有了互相攻讦,只有在交流中互相吸收,有如田野上各种花朵在风和多种昆虫的"媒体"中互相传播花粉,谁都会从中受益,却又什么也不会失去。”
2007年11月3日,著名诗人寓真策划,并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诗歌太原论坛”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50余位诗人在太原欢聚一堂,共同纪念新诗九十周年。相关专家认为,本次论坛在诗学理论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越了一般纪念性活动的内容,而成为一次真正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学术意义的诗学理论研讨会。讨论的内容涵盖了新诗和旧体诗词创作的艺术得失的诸多方面,涉及到诗歌界密切关注的传统与创新、典雅与时俗、诗体与诗魂、语言与意象、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等重要课题。专家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的许多论述,可谓精辟、深邃、新颖,有的让人耳目一新,有的甚至振聋发聩,这是本次论坛最可喜的收获。诗人寓真说“这次论坛是开放型的,举办论坛的初衷,即试图造成各种流派直接碰撞,进行一种自由论争的尝试。作为论坛宗旨提出的十六个字,即是"精研博辩,兼容广纳,争荣振衰,继往开来"。"辩"和"广纳"的意思,都是要求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千变万状的时代,反映在文学和诗歌界,也是一种纷繁复杂的多元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论坛就要像大海一样,能够接纳来自各个方面的理念和各种流派的观点。十六个字的宗旨换一种表述,即是"诗论纵谈,流派纷呈,各放异彩,共绘斑斓"。因此,我们论坛邀请的对象注意了广泛性,扩展了参与面。既有中老年的诗人,也有新生代诗人;既有强调新诗主流的学者,也有力主复兴传统诗体的专家;许多年轻的诗人、网络诗人都到会了。论坛不怕争论,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一种统一的结论,只要能展开探讨,引发争议,就会达到思想的交流和艺术的切磋。异同观点的冲突和辩驳,就像打铁一样必然迸出火花,争辩越烈,火花越灿,不论持什么样的论点,都会在争辩中得到锤炼、得到提高,总体上就会提升诗歌理论的成熟度和精纯度。我们设计这个论坛,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形成什么共同的宣言性的东西。与结论相比,我们更重视讨论的过程。由于时间促迫,许多专家没有能够充分展开议题、发挥宏论,也没有形成更激烈的唇枪舌战,但在发言和论文中的一些颇为突出的观点,已经各具千秋,锋芒显露。构建一个兼容广纳的开放性论坛,打破诗人队伍中和诗学理论上的宗派壁垒,走出小圈子,面对大视野,这在诗歌界和评论界都是值得戮力提倡的。”
更有意思的是,诗人寓真把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两家平时疏于往来的诗人们邀请到山西来,共同学习研究和借鉴诗歌艺术。诗人寓真本人就是一位勇于探索的诗人,他古文基础扎实,近几年却写了大量的新诗。诗人寓真说得好,过去的九十年,既是新诗探索前进的九十年,也是传统诗词创新更生的九十年。在山西举办这次盛会,必然对促进山西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不管新诗发展的形式如何,继承传统是根本,人文精神追求是方向,热爱诗歌吧,诗歌会使我们的卑微生命变得高贵起来,诗歌会使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更有希望。东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