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本网于12月27日正式推出“对话新闻发言人”系列访谈,第一位走进新华网演播室的是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主任曹清尧。
在上午10时开始的访谈中,曹清尧对2007年林业林业建设和发展的亮点做了回顾。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现在正值岁末年初,人们在回顾过去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如果进行2007年终盘点,您能告诉我们的网友朋友,这一年中国林业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发展亮点有哪些呢?
曹清尧:2007年很快即将过去,今年一年来,林业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国人民的参与下,取得了一些成绩。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亮点是林业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集体林制度改革,截至到今年9月份,已经有6.61亿亩林地明晰了产权,完善了主体改革。同时,我们发放了林权证1866万份。就是用法律的形式固定给农民了。所以林权制度改革在逐步推进,福建、江西、辽宁、浙江四省主体改革已经完成了。云南、安徽、河北、湖北四个省也正在全面推开,其他一些省市,比如湖南、四川等省都在搞试点,估计明年在全国14个省市区全面推开。所以改革今年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第二个亮点是防沙治沙迈入新阶段。成功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温家宝总理提出发扬“胡杨精神”,坚持不懈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明确了“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工作方针,首次由国务院授权国家林业局与13个省区市、兵团签订了“十一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12个省区召开了防沙治沙大会,8个省区发布了加强治沙工作的决定,9个省区编制了治沙规划。深入总结了宁夏防沙治沙的经验,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现场会。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增加到37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林业任务316.21万亩,工程质量、投资效益明显提高。制订和完善了沙尘暴应急预案,设置了专人值守制度,明确了应对沙尘暴灾害的5大措施,完成了重点省区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第三个亮点是完善了退耕还林政策。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决定在原先的补助政策到期后,再延长一个周期,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具体政策有两条:一是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给予现金补助,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70元。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助期为:还生态林补助8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草补助2年。二是由中央财政安排一定规模资金,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中部地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同时,国家继续按原渠道安排种苗造林补助资金。按照退耕还林新的政策,中央新增投入2066亿元,使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达到4310亿元,相当于2.4个三峡工程或13条青藏铁路的投资。
第四个亮点是林业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召开了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国家七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林业产业链条逐步拉伸,产业大军正在形成。比如江西省,去年一年有40万人口从外出打工回来转为本省的从事林业产业。
第五个亮点是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开端良好。林业是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业局推出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间,既美化了环境,改善了民主管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首次授予100个全国绿色小康县、1000个绿色小康村、10000个绿色小康户。
第六个亮点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启动。文化是一个根本动力,林业包括生态体系、产业体系,今年提出文化体系,文化体系解决好了才能巩固和发展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让广大人民既是生态建设的贡献者,还是生态建设成果的享受者,让大家能够走进森林,让森林为我们服务,把文化的职能繁荣起来。人类来源于森林,人类很多文化来源于森林,包括文字也好、创作也好,我们把召开了全国林业宣传工作会议,提出了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思路和重点。加强了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了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拓宽了生态文化传播途径,摄制了11集大型系列专题片《森林之歌》电视片,电影《天狗》和电视专题片《保护湿地》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成立了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了第四届城市森林论坛、国家森林城市已达七个,组织了全国50多所大学开展“绿色长征”宣讲活动,打造了生态文化的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