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人民日报海外版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今天开幕了。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国际能源合作的机遇,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安全》。这个主题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对外开放的战略精神是相一致的,与企业的走出去实践紧密相关,所以这个主题很好。
1998年,我国制订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有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实践证明,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是完全正确的。20年来,许多中国企业走出了国门,在国际竞争的大风大浪中不断地成长壮大。国际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分享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硕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和探索,企业家联谊会组织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对许多问题做了深入地探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值得肯定。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能源的开发应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尽管目前我国总体能源对外依存度不高,基本可以自给,但是伴随着近30年快速的增长,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GDP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对能源的供应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能源的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并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它们大多也是在经济发展一定阶段以后,通过本国企业参与国际能源资源合作,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能源资源的稀缺。所以,从企业自身参加经济全球化和合作发展的需要,从中国经济运行安全的需要,中国企业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参与能源开发利用尚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但也有我们的优势。我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大多数能源丰富的国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些都给企业与所在国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中国企业要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管理水平上下工夫,提高国际能源合作的竞争力。同时要树立长远观念,在合作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保护当地的资源和环境资源,也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与所在国实现长期互利共赢,这样才能在国际开发与利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经济全球化必然有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国际资本的流动就有国家的金融安全。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金融管理体系发生了许多变化,与国际资本联系更加紧密了,金融风险也增加了。就“走出去”的企业而言,不仅中国而且所在国的安全都与它们息息相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较晚,除了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与国际的大企业相比有差距,在适应国际经营竞争的环境、防范经营风险方面也有许多不足。今天我们讨论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安全问题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通过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了解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有助于企业在“走出去”进程中规避金融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