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安眠药都睡不着觉。”讲师团成员郝祥波今年已81岁,患心脏病20年,换了两个起搏器。十七大闭幕第3天他就到虹口社区宣讲,为了写好讲稿,他每天备课到深夜,实在顶不住了就吃上两片安眠药上床躺一会,可一躺下满脑子全是讲课的事,怎么也睡不着,又起来接着备课,连续一个星期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他说:“我少活几年不要紧,但党的好理论不能讲歪了。”
讲师团成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学历最高的也只是老年大学。为了打牢宣讲需要的理论基础,他们克服文化底子薄、年龄大、身体弱等不利因素,努力讲好每一堂课。
“不把党的创新理论课讲好,我睡不着觉。”讲师团成员张国栋说,“我讲课要对受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党的形象负责,对老干部形象负责。”
张国栋曾两次动过开胸手术,医院两次发病危通知书,但都没有动摇他的学习意志。他每天坚持自学4个小时,仅字典、词典就买了12本,中共党史、辩证唯物主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记等他耳熟能详;10多年来,仅剪报本就积攒了10类26种121本,写学习笔记25本、日记18本。每次讲课,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今年以来,已是81岁高龄的他,先后10次为部队官兵和地方群众宣讲,从《构建和谐社会的7个从我做起》到《学习“6·25”讲话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场场赢得听众持久热烈的掌声。
13年来,讲师团成员一直坚持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先调查摸底,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备课。
讲师团成员王冰,几年来先后为10多所中学讲过50多次党的理论辅导报告,每次讲课,他都要提前十天半个月搞调研。2001年,上海市市西中学请他给高中毕业班的46名入党培养对象讲课。讲课前,他6次到学校进行调研,写出了针对性和说服力强的讲稿。同学们听完课后都说:“王爷爷给我们上了人生最难忘的一课。”
讲师团成员王彦回山东龙口老家探亲,乡亲们听说他离休后坚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都想请他讲一讲。王彦没有马上就讲,而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先走村串户搞调研。他把乡亲们反映的过去烧柴禾不花钱,改烧天然气后为啥要自己掏腰包?为啥农民有钱买了车开到城里却没有地方停?为啥农民外出打工经常受气等问题,归纳为6大类20余项。摸准了听众的脉搏,王彦这才正式开讲。他用大白话,讲的特点,讲“三农”政策、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一步一步把乡亲的认识往理解、拥护党的政策上引,几个小时下来,乡亲们都觉得没听够。
为了讲好课,讲师团成员中,有的70多岁还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像互动增强讲课效果;有的80多岁学打字和上网,给听众留下电子邮箱地址,课后在网上交流。
2005年10月,讲师团6名成员应邀到上海青年政治学院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课。起初,学生以为老首长要么拿材料念一下,要么讲讲传统。他们没有想到,6名老干部从不同侧面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背景、依据、特点等,讲得明明白白。600余人的礼堂,响起了30多次掌声。
虹口区文化局副局长李作言,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哲学博士,先后多次听老干部讲师团讲课。他说:“每听一次老首长的课,我都收获一笔人生财富。”
“我不仅要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更要带头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讲师团成员不仅全身心投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而且身体力行,表里如一,带头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老红军张宜步是讲师团年龄最大的一位,曾参加过5次反围剿、长征、百团大战、淮海战役等,身经百战。几年前,他的4个子女全部下岗。那段日子,说什么的都有。张老心里也挺难受,子女下了岗,作为父亲,他不能不管。
从来都是到外面宣讲的张老,这回对子女讲出了心里话。他把4个孩子叫到一起,说:“找组织,我张不开口。我希望你们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4个孩子也非常懂事,没让父亲托过一个关系,打过一次招呼,全部自谋职业。
2001年,杨庆彭在新华书店工作的儿子下岗了,在轴承厂和起重机厂上班的女儿、女婿也在这一年下岗了。面对家庭困境,杨老同样没向组织上张过口。他鼓励儿女们自强自立,自主创业。如今,女儿和女婿开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儿子也重新找到了工作。
提起这件事,杨老感慨地说:“作为讲师团成员,我不仅要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更要带头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13年来,讲师团成员无论是到部队还是去地方,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到外地,讲多少场,听众多少,在什么地方讲,他们只提一个要求:讲课单位不要给他们分文报酬和特殊招待。
去年夏天,讲师团成员陈友仁、王彦到舟山给驻岛海军部队讲课。陈友仁特意对迎接他们的支队领导交代:“不要浪费,安排我们俩住一间房,你们食堂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讲完课,部队给他们每人1000元讲课费,他们当即退了回去。后来,工作人员给他们每人买了一条烟,又被他们退了回去。部队领导感到过意不去,给他们送了一个军舰模型工艺品,他们实在推辞不掉,回来后如实向干休所领导汇报,要交给所里做陈列品。
讲师团成员姚克强1988年离休后,回上海青浦区徐泾镇安家落户,从那一年开始,他被聘为青浦区党校编外教员、徐泾镇老年党支部顾问、镇武装部顾问、中山小学校外辅导员、消防中队编外指导员。19年来,他累计讲课近300场次,分文不收。
他说:“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怎能要报酬?我是来尽义务的。”
2003年夏天,讲师团成员李家勋、吴康成应邀到上海市晋沅中学讲课。学校为他们每人献了一束鲜花,讲完课后让他们带回去,他们却转赠给了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矿泉水,他们未喝一口。离开学校时,校办主任拿了两瓶矿泉水追到楼下,让他们在路上喝,可两位老人说什么也不肯拿。
“终生沐浴党恩情,终生为党唱赞歌。”老干部讲师团成员、老红军张宜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为追求真理才参加革命的。作为老同志,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哪怕发出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总能起到照明的作用。党给了我们一切,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一切献给党。”
(责任编辑:肖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