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献礼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向建军80周年献礼”是2007年军旅文艺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亮色。专业作家、普通作者、戎马将军、年轻士兵,人人动手;书画摄影、文艺晚会、影视作品、图书音像,应有尽有。真可谓如史诗般宏大,似交响般丰富!
最为精心别致的“礼物”,当数由中宣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文艺晚会《八一军旗红》。这台融注了千百人心血和汗水的宏大舞台艺术巨作一经亮相,就将人民大会堂变成了涌动着真情、激情和豪情的海洋,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了军魂的伟大丰碑。
沉默的数字最有力量。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星火燎原·未刊稿》丛书,以发行7000余套的不俗成绩,成为全国各大书店的热销读物;中国军网自7月底创建同名专题网页以来,平均每天点击率超过50万人次,网帖有1000余条。《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开展23天,观众达150余万,留言2.8万余条,创造了军博历史上主题展览观众数量和留言数量的最新纪录。而出自全国各地和军队美术工作者之手的近7000件作品,汇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其中有1000余件作品入围,500余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70余件作品分获金、银、铜奖,浓墨重彩间尽显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和今日风采。
第 1 2 3 4 5页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全国各省市、各有关单位“向建军80周年献礼”的主题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北京,7月9日至16日这原本普通的7天,被中国文联冠以“大型军旅音乐作品展演周”的名称。展演周期间,10余个军地文艺团体、上千名演员登台献艺的8场军旅作品音乐会在民族文化宫上演,吸引了众多北京、乃至外地观众争相观看,场场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
究其原因,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不管是否曾在军旅,每个中国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个绿色的情结。
话剧百年 从1907年走上舞台至今,中国话剧身披时代风雨,走过了一个世纪。
2007年,随着各项纪念话剧百年活动的开展,中国的话剧舞台展现出丰富多元的姿态:新生代话剧崭露头角,众多经典轮番登台,写实与先锋并行不悖,严肃和轻松相继亮相……而《我在天堂等你》、《黄土谣》、《马蹄声碎》、《天籁》4部军旅话剧作为参演剧目,更是以纷呈的异彩,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和票房。一年中能看到这么多优秀的话剧作品,是观众的幸运,也给中国话剧舞台注入沉甸甸的分量。
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以电视为主的大众媒体和全社会泛娱乐化的强势挑战,话剧的确出现了剧本难觅、观众减少、剧团萎缩的趋势,一些人更为话剧的辉煌与成就已成追忆而扼腕叹息。而2007年话剧珍品成串的繁荣景象,足以让人们对2008年、甚至未来中国话剧必将重振雄风充满期待。编织这份繁荣,军旅话剧人任重道远;守护这份繁荣,惟有坚守自己的传统。
第 1 2 3 4 5页
士兵文化 2007年7月24日至8月1日,央视第3套节目每晚的黄金时段,一股股浓烈的兵风士气冲出荧屏,直愣愣扑入观众胸怀,震撼着每个人的心。《集合在军旗下》、《铁军雄风》、《时刻准备着》、《剑啸苍穹》、《与蓝天同在》、《蓝色航道》、《战旗为什么这样红》,由部队基层业余文艺骨干担纲的7台晚会,裹挟着军营的生活气息,展示在观众面前。
这档特别节目,首开中央电视台长时间、大规模、连续集中播出军旅文化节目的先河,观众超过1亿人之多,收视份额达31.66%,创央视收视率新高,数十家媒体对此进行追踪报道,网络点击率突破450万人次。当舞台在野战训练场、机场、军港码头、导弹阵地、西沙岛礁和雪山哨卡上搭起,当一群身着迷彩、步履铿锵的战士唱着高亢嘹亮的军歌向人们走来,当火炮、神剑、战鹰以威武阳刚的风貌列阵,地道的“士兵文化”让人为之一振。
放眼祖国东西南北中,“士兵文化”的确是2007年军营文化最醒目、最精准的“Logo”。陆军的“山地文化”、海军的“蓝色文化”、空军的“战鹰文化”、第二炮兵的“砺剑文化”……由士兵做主、紧贴士兵生活、有士兵风格的文化活动,往往最有特色、最有人缘!以海军的“蓝色文化”系列活动为例,“甲板文化”、“军港文化”、“岛礁文化”、“沙滩文化”、“龙宫文化”、“舰艇命名文化”、“舰艇互访文化”等多个品种辐射到海军生活的各个角落,满足了海军战士的不同需求,如颗颗多彩的贝壳交相辉映,惹人喜爱。
“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军旅传精神。”事实证明,蕴藏在士兵中间巨大的创造能量一旦被激发,军营文化就能焕发蓬勃生机,在祖国的陆地天空海洋镌刻下无限精彩的诗行!
第 1 2 3 4 5页
艺术交流 走出军营,到世界舞台上展现自我,中国军队的“开放交流观”在2007年越来越强,军旅艺术家的艺术交流越来越频繁。
11月28日,有“漂亮美声”之称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女高音歌唱家王莹,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其“中国化”的特色美声唱法,不仅受到挑剔内行的奥地利观众追捧,还令世界级指挥家、奥地利著名指挥家托马席克教授十分兴奋:“我听到了一种全新的美声”,王莹的音色“很东方,很磁性,在中西方都难得一见”。继宋祖英、谭晶之后,王莹第三个步入这个音乐殿堂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第一次在这里把“中国美声”传播给世界。
无独有偶,9月16日,总政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放歌狮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歌曲中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亲切的乡土气息,深深感染了听众。
同样,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首次赴日,两场以“和平友谊”为主题的公演,将中国军人的风采留在了一衣带水的邻邦。在2007俄罗斯“中国年”的各项活动中,军队文艺工作者的上乘表现,更是令人称道。
第 1 2 3 4 5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月25日,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双江应邀在维也纳大学汉学系举办“漫谈中国当代声乐艺术”专题讲座。1949年至2007年间中国声乐艺术的特点、现状及发展前景,在李双江的生动讲解、亲切互动、激情演唱中,形象地展现在异国学子的面前。从听中国声乐到懂中国声乐,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可、关注、痴迷“中国元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不言而喻,艺术交流所产生的亲近感是任何其它形式的交流所无法代替、甚至是无可比拟的,中国军人一次次在世界面前的精彩亮相,令人欣慰,更值得赞赏。
文化软实力 10月,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语——“提高文化软实力”,一时间成为中国文化界的号角,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强音。军队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激情出征,争做先进文化的排头兵。
10月23日,总政宣传部组织了在京部队作家、艺术家座谈会,就如何提高军队文化软实力建设,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为迎接军旅文化新高潮的到来履职尽责。11月28日,迎着扑面的寒风,总政直属单位107名宣传文化工作骨干,从四面八方汇聚总政沙河培训基地,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学习、交流、研讨、参观……点燃了每个集训学员心中的奋进之火,迸发出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的壮志豪情。
与此同时,各大单位的文化工作者,有的抓创作,有的抓选题,有的抓队伍建设,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文中漫画:郑化改绘)
第 1 2 3 4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