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生活567》首页
不幸患上白血病的陈碧云
有这么一对普普通通的农村夫妻,他们辛辛苦苦终于把一双儿女养大成人。18岁的小女儿也已经高中毕业外出打工。按理说这个时候本该是两位老人安享晚年的时候,但是谁曾想,从女儿打工的地方过来的一个电话,却把老两口平静的生活完全打破了。电话那头,女儿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呢?
陈细科大叔和邱美爱大婶住在温州市泰顺县花坪头村。老两口都五十出头,辛辛苦苦拉扯长大的一儿一女这两年都相继外出打工,二老的生活终于安逸下来。
每天只是在家干些简单的农活。十一月的一天,当陈大婶从地里干完活回家,刚一进门,电话就响了起来。而这个电话,却即将把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全部打乱。
原来,电话是女儿碧云的老板从东莞打来的。在电话中,他们得知女儿生了病,而且病情严重!慌了神的老两口连夜坐火车赶往东莞。当他们赶到医院,推开碧云病房大门的时候,眼前的景像让他们大吃一惊。
碧云到底是怎么了?由于是出突然,出来匆忙,老两口身上没有带够看病的钱,只能先把碧云接回温州,住进医院后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那么碧云生的是什么病呢?
陈大婶说,医生说是障碍性贫血,生了这个大毛病,要是救不了的话就没命了。
老两口这才知道这个病会要了女儿的命,这再生障碍性贫血究竟是什么样的病呢?
血液病治疗的专家吴彤主任说,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功能衰竭,骨髓不造血了或造血功能减退。
那么碧云的医生为什么说得了这个病会有性命之忧呢?
专家说,白细胞减少会使人抵抗力减少,容易反复感染,血小板减少,严重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出血,比如消化道大出血,脑出血等,贫血比较严重会引起心衰。
碧云的医生说如果要减少碧云的危险,当务之急的就是要给碧云输血!
病床上的陈碧云
陈大婶说,输一次血红蛋白是400多还是500多,血小板好贵的,输一袋要1430元。
老两口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只能挣六七千元,而碧云一星期至少就得花掉二千元。但为了救女儿,老两口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然而更让老两口受不了的是,医生说输血并不可能治好碧云的病。
一个是免疫抑制治疗,一个是做骨髓移植了。低于20岁更适合做骨髓移植。
听了医生的话,老两口看到了一线希望!今年碧云只有18岁,所以非常适合做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如果要做移植,第一步就必须先要找到匹配的骨髓!
专家说,同胞兄弟姐妹移植率效果最好。
有办法可以治女儿,本该是件令人振奋的事。可是老两口却犯起了愁,他们是怎么了?他们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可以给女儿配型吗?难道他们重男轻女,不想让儿子给女儿捐造血干细胞吗?就在这时,大叔说出了一个隐瞒了十八年之久的秘密!
为碧云做干细胞移植手术,最理想的人选就是碧云的哥哥。可是陈大叔和陈大婶为什么会犯起愁呢?这里边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原来十八年前,有人在村口捡了一个出生只有两天的女婴,但由于太瘦弱,这个女婴又被好几户人家遗弃了,听说了这个可怜孩子的遭遇,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的老两口决定养育这个可怜的孩子,并给她取了好听的名字:碧云。
从此碧云就在这个家里幸福地长大了,直到现在碧云还不知道自己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如果不是医生说需要亲人配型,老两口也几乎忘了这个藏了十八年的秘密。可是老两口根本不知道碧云的亲人在哪?该怎么办呢?
专家说,移植顺序是同胞兄弟姐妹移植,如果不行,到骨髓库寻找非血缘骨髓。
无情的诊断书
陈大婶说,配得上20多万元,用别人的三十多万
碧云输血的钱已经卖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如何才能筹到三十万元呢?
陈大叔说,他们准备把房子卖了
这个房子是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好不容易建起来的,买家只同意出七万元,但为了碧云他们认了。老两口暂时住到了亲戚家。就在二老为剩下的钱发愁时候,
碧云的病情却出现了变化。
专家说,输血的时候产生了排异反应。
也就是说输血已经无法减少碧云的危险,如果没有有效治疗,她随时都有可能死亡!而此时,现在骨髓库仍没有消息。
合适的供者还没有找到,移植钱也没有筹齐,该怎么办呢?这时医生提出了一个建议。
陈大婶说,医生说要用免抑制剂也可以。
免抑制治疗适用于40岁以上,但这是目前最快能实施治疗办法,老两口害怕碧云就这么离开他们,决定试试。可是这个治疗也要花费十几万元,卖房子的钱还是不够,该怎么办呢?
陈碧云的父母向亲戚朋友借钱
老两口厚着脸皮终于把治疗费筹齐了,碧云马上开始药物治疗,治疗的效果怎么样呢?
但是用进去没有效果,专家说,只能选择移植。
老两口顾时惊呆了,他们完全不敢相信,把家给卖了,还欠了近十万元的外债,女儿的病情仍然没有效果。要救女儿,还需要筹集至少二十万元,更重要是还要为她找到同胞兄弟姐妹,可是他们在哪呢?能找到吗?二十万元又该怎么筹呢?
要救碧云唯一办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可家卖了,还欠着外债,碧云的病情还不断在恶化,为这样一个没有血缘的女儿已经付出这么多,他们会不会放弃呢?
由于碧云的哥嫂为多挣钱都外出打工,寻找碧云亲人和照顾碧云的重担就全落在老两口身上,可是碧云的亲人能找到吗?该从哪开始着手找呢?
陈大叔说,他们到抛弃她的地方去问过,都说不知道她的亲生父母在哪里。
解说:一边要寻找,一边还要照料碧云,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就每天都奔波于医院和村子之间。每天的行呈至少100公里。
然而即使每天这么辛苦却一点消息也没有。有一天,当他们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医院的时候,碧云突然拉住了他们。
碧云说她不治了,不要找她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