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执政党和政府业已按照法治、宪政等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原则,完善、重塑整个治理体系,平等保障民众的自由和权利。中国要成为一个稳定的大国,这是一个关键环节
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2007年度最后一期刊登系列文章,评述中国过去30年的成就和未来走向。
开篇文章由其主编、知名评论家法里德·扎卡里亚撰写,题为《一个强大而脆弱超级大国的崛起》。文章首先肯定地说,中国成为全球大国,已经“不再是一种预测,而是一种现实”。
不过,作者又引用美国学者苏珊·舍克的著作《脆弱的超级大国》指出,中国是脆弱的。这种“脆弱”与中国超常发展直接相关,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现代史上第一个这样的国家——既按照综合国力衡量堪称富国,又按照人均国力衡量属于穷国”。
其实,问题似乎并不仅仅在于人口基数摊薄了国民财富,而在于,迅速增长的国民财富分配结构出现了严重的配置扭曲,而这又反过来使国力的强大缺乏坚实的社会结构支撑。
在中国,尽管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政府仍然保持着对资源的较大控制,政府也具有十分强大的动员能力。因此,一旦确定了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从执政党到各级政府就可以快速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有时甚至会使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超出合理的限度,而变得不受节制。
举例来说,在目前的土地制度下,各级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对土地的实际支配权,廉价征用农民土地,以低廉价格吸引投资。另一方面,又利用地方政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垄断,抬高城市地价,制造房地产业的繁荣。地方政府如此的土地经营策略确实可以大大地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可以大幅度增加。在其他领域存在着类似的增长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由地方政府利用其控制权压低要素价格、以吸引投资,从而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但是,在这样的增长过程中,民众的自由、权利却往往没有得到相应的、同步的重视。如此增长的财富配置格局出现扭曲。财富按照权利进行分配,农民、市民的自由和权利如果被忽视,或者被侵犯而无法找到救济,那他们在财富分配过程中就必然处于劣势。凭心而论,当今中国,几乎所有人的财富的绝对值都有所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公平的。财富普遍增加的过程伴随着财富在不同人群之间的不均衡配置,部分、甚至相对多民众有一种被剥夺感,其直接表现是民生之艰的感受。
这种感受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站在外部世界看中国,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快速扩张的经济总量、财富总量和国力。可以说,外国人关于中国崛起的判断是由衷的。相对于以前,这方面的变化也确实十分显著。
但是,生活于其中的国民,自有另一番感受在心头。民众当然也知道,自己的生活水平比以往已经大幅度提高。不过,在民众眼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总量,而是结构。也即,人们普遍注意到了目前财富结构的不合理,而且,人们也意识到,这是不合理的权利配置结构的产物。
内、外两个视角从同一个事实中看到的是不同的方面。应当说,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民众感受更多的是高速增长的好处。因而,民众对于外部世界关于中国崛起的判断表示认同,并有一种自豪感。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在如此高速增长背景下,“民生”竟然成为民众反响最强烈的问题。人们有钱了,但教育、住房、医疗反而成了问题。
这样的情形当然会影响民众关于中国的认知。国内一家调查机构年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调查对象中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性强国的比例有略微下降,从2006年的19.7%下降到2007年的18.40%。55.72%的调查对象认为,中国还不完全是世界性强国,2006年,这个比例是50.8%。
这种自我认知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美国学者的看法:中国的综合国力即使在快速增长——这一点毫无疑问是真实的,但是,这种繁荣的基础仍然是“脆弱”的。这不仅是说,缺乏足够分配合理性的增长本身不具有长远的可持续性,即便是现在,增长过程的结构性扭曲,已经积累成为重大问题,并且已经被民众普遍感受到,从而引发了关于福利的诉求、对于权利的诉求。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这些福利和权利诉求不是由于政策不当而引发的临时性要求,而是因为体制的结构性弊端引发的,因而带有某种必然性。我们欣喜地看到执政党和政府业已对此问题加大了改进的力度,尽最大可能满足民众的这些诉求。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按照法治、宪政等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原则,完善、重塑整个治理体系,平等保障民众的自由和权利。
中国要成为一个稳定的大国,这是一个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