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在国家资助政策阳光的普照下,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高等教育各个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资助,一个比较完备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正在实现。
农村1.5亿名学生受惠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将全面实施
2007年,“两免一补”这项已惠及广大西部农村家庭的教育补助政策,把覆盖面扩大到了中东部农村地区。中央财政为此安排资金181亿元,全国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惠。据测算,仅免除学杂费一项,西部地区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年减负180元;中部小学生年减负180元,初中生年减负230元。
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的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为此,国家还将继续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据悉,从明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进一步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中央还将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测算单价标准,并对高寒地区给予特殊照顾。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2007年~2009年国家还将新增投入470亿元。这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财政累计资助经费,将由原来的2182亿元增加到2652亿元。
据记者了解,200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并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这项政策的实行,将为城市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福音。
中职资助政策深得人心
高中资助政策填补空白
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出台。根据《意见》,所有中职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将获得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国家资助两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中职资助政策从2007年秋季开始启动,得到了各地的热烈响应。除了国家助学金外,有的地方还实行了学费减免,还有的发放了其他的专项助学金、奖学金。由于上中职的学生很多都是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这一政策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好评,在减轻学生家庭负担同时,也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政策出台后,许多初中毕业生主动选择了上中职,许多休学外出打工的学生重返校园。2007年秋季,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突破了800万大关。
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中,对高中生的资助政策还有待完善。为此,前不久国家决定将由中央财政从彩票公益金中安排3亿元资金,用于资助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普通高中阶段的农村家庭特困学生,资助总名额是30万人,资助的金额是每个学生每学年1000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加强资助困难学生方面采取的又一项重大措施。
高校资助政策
形成多元化态势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政策已经形成了覆盖面广的多元化态势。
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覆盖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惠及约1800所高校的400万大学生。另外,今年还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政策在促进形成尊师重教风气的同时,更为农村和城市困难家庭子女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推进。截至2007年10月底,银行已累计审批贷款学生332.9万人,累计审批合同金额308.6亿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今年国家在重庆、甘肃、陕西、江苏、湖北等5省、市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就是考入大学的学生,在其家乡所在的县、区向金融部门申请无担保的信用贷款,也不需要任何抵押。由于申请方便及还款周期长(最长不超过14年)、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财政给予补贴等特点,受到试点地区群众的广泛欢迎。
此外,“绿色通道”制度也为高校许多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解决了燃眉之急。2007年,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有42万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来源:半月谈)